亲爱的小伙伴们,您是否对青龙湖小学——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样本和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_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感到陌生?别担心,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青龙湖小学——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样本和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_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
本文目录一览
青龙湖小学——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样本”
青龙湖小学校毗邻成都市最大的生态公园——青龙湖,是一所农村薄弱小学。就是这样一所没有生源、没有成绩、没有特色的农村小学,却先后成为“国际生态学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学校”、“中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学校”、“全国小河长小湖长青少年环境志愿行动项目首批试点学校”、“四川省环境友好型学校”、“成都市绿色低碳示范单位”、“成都市环境友好型学校”……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中国报》《环境》《四川日报》《成都日报》等几十家媒体先后对学校进行采访报道;各级和省内外几百所学校同行先后莅临参观指导。北大学习期间有幸聆听了青龙湖小学廖小强校长题为《儿童生涯和生态文明的唤醒和启蒙——一所乡村小学踏足国际前沿的实践探索》的报告。廖校长两个小时的讲座,实力演绎务实笃行,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
廖小强校长从一所实力很强的名校调任到看不出有任何优势和发展前景的农村小学——青龙湖小学。来到青龙湖小学的廖校长首先推动“实”变革,找准引爆点,巧借学校附近的东风渠,抓住生态资源,与水结缘,从两套400元的水质检测设备开始,谱写了一系列“水的故事”,从而把一所名不见经转的农村小学变身为“国际生态学校”。
廖小强校长从“环境再造,我们的校园多美好;课程融合,我们的课堂真精彩;生态评价,我们的导向更多元;活动育人,我们的师生最幸福;不懈努力,我们的探索有成效。”五个方面,分享了他带领全校师生进行生态校园建设,开展环境活动,给学校、周边社区、学生带来环境意识和环境行为改变的生动案例。
充分挖掘学校资源,着力实施生态基地建设,打造自然和谐的具有育人内涵的生态的环境。围墙、水渠、楼顶、草坪……充分利用学校每一寸可用之地,因地制宜建起大大小小的种植养殖园地和科学环保实验基地。于是在一所农村小学里有了:东风渠微缩沙盘、以色列农业实验区、百鸟园、百果园、绿色屋顶、植物阳光房、动物大本营、生态超市、科技体验馆、生态体验馆、生态智能大棚、水力发电站、气象监测站、污水处理站……
种植养殖当然不是学校的目的,学校在生态资源的基础之上,以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为支撑,全力推行课程融合,打造精品校本课程。以水为例,学校开展《水的故事》课程建设,以三个板块为抓手:《水的》融合语文、艺术课程,学习了解关于水的成语、水的历史、水的诗歌等;《水的科学》与科学学科融合,学习水的性质、水的特性、开展关于水的小实验,进行水质监测;《水资源与保护》结合工程思维,师生了解身边的水资源状况,积极开展了解水、节约水、保护水资源的尝试探索。果然融合的力量无与伦比!
青龙湖小学丰富的课程建设可圈可点之处太多了,比如保护水资源的小湖长、总湖长计划、水质监测小组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成立保护环境宣讲团,向更多人宣传保护环境的宣讲活动、学生自行设计分类。尤其是生态存折、生态餐、生态超市的运行,生态币的流通与使用,连学校的会计和出纳都参与到了课程建设中来。
依托生态文明,学校生机勃勃,实现了弯道超车的跨越式发展,从一所农村薄弱学校到现在城乡一体化的“成都样本”。
在廖校长的分享中,只有实现路径,却只字未提学校遇到的困难。他说,只要做对的事情,做出成效,别人就会支持你。
廖校长说,生态文明和生涯必须从小抓起,为了碧水蓝天净土,为了美丽中国,为了每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的未来,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朱红老师说,我们现在的学习大多远离生活的大陆,在知识的孤岛上冰冷的学习。
显然青龙湖小学以高远站位,准确定位,资源整合,课程融合,多元评价的理念引领,不仅是城乡一体化的“成都样本”,也是所有人追求的样本。基于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走出去,与真实的社会、自然搭建起桥梁,帮助学生获得成长型思维,实现全力育人。
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_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实践
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的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常住人口1407万,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现有中科院、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等31家研究机构,在校的大学生超过50万人,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兴工业化产业基地和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基地。成都市直接开通24条航线,被世界旅游组织授予世界美食之都。成都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成都结合大城市带大郊区,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方向,全面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等“三个集中”,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市场体系和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有力促进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初步形成了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现代文明和历史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2011年,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全市城镇化率达到了65.1%,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
一、成都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一)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壁垒
成都市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城乡一体化制度安排,着力打破区域分割和城乡壁垒,努力实现城乡劳动力、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互补性对流。在国内率先将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元规划,率先设置了区域规划管理所,实现城镇体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一体化布局,努力使城乡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更科学。并通过实施产权制度的改革,破解城乡二元难题。成都市在国内率先用三年时间,通过法律手段,对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颁证确权,彻底明细了农民的财产权利,消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实现现代保障制度。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农民的自由迁徙,无论到城镇还是留在农村,不仅保留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还享有公民权益和财产权益,摆脱了土地对户口的约束,使农民转变为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完整社会权益的社会人。
(二)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
成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和先导,着力推动交通、通讯、能源、环保等基础设施整体提升并向农村延伸,有效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能力。
一是加快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通道建设,建成为西部高速公路枢纽。加强完善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在中国西部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路、村村通水泥路和城乡客运一体化。
二是加强通讯设施建设,加快区域网络和基础通讯设施改造升级,开通了中国中西部首个国际出口通道,实现了互联网运行,大力实施电话村村通,三级网络基本覆盖全域。
四是加强市政建设,建立农村生活集中处理体系,实现每个乡镇有标准化的污水处理厂。确实加强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了城乡绿色走廊,城市栖息绿地,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3%。
(三)发展重点支柱产业
城镇化和产业化相辅相成,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就是一座空城。成都大力发展重点支柱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一体协调发展,有效支撑了城镇化的建设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并将原来规模小,布局小的116个工业开发区,优化调整为21个区域。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天航空、光伏光电、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先后引进了飞利浦等国际著名企业。目前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成为了“成都制造”。汽车产业积聚了大众、丰田、沃尔沃等品牌效应。
二是发展金融、物流服务业,高端楼宇和连锁品牌,整体提升服务的发展水平。成都现有各类金融机构121家,是中国中西部市场规模最大的城市。成都还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铁路集装箱,开通直达中国沿海货运的专列。
三是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乡村旅游和都市农业,鼓励农民居家就业,利用古镇历史资源,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了古朴典雅的古镇和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
(四)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优化公共服务结构,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实施城乡的均衡发展,在国内率先实施农村中小学硬件建设标准化,加强城乡校长、教师队伍的培训,实施城乡学校结队互助等工程,使城乡学生能够就近入学,并享受较高质量的义务。
二是提升城乡卫生服务水平,在国内率先实施标准化的公立卫生院,对农村地区进行配送,并大力开展全民健身体检的公共服务。现已实现城乡社保的全面覆盖,基本实现保险城乡统筹。并率先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建成了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成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体会
(一)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
城乡二元是市场经济发展最顽固的瓶颈,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稳步实施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自由地选择居住地,才能有效地激发活力,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和有效配置,有效激发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的活力。
(二)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均衡问题
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短板是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必须做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坚持城乡整体提升,同步推进各类公共服务和公共服务能力高质量的平衡。加大农村建设投入,引导优质资源向农村流动,努力让农民不出农村,就能享受到良好的服务。
(三)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发展融合的问题
进城农民是破解“双二元”问题的途径,要注重提升新市民的劳动技能,让新市民能掌握一技之长,在城市站稳脚跟。要转变新市民的观念,开展文明宣传,增强新市民对城市市民身份的认同感,丰富新市民的生活,在每个社区建立站,让进城农民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
(四)推进城镇化要解决好发展持续问题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大量消耗,现已暴露出诸多弊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理念,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依据城镇资源,环境容量,提倡城镇节能、节水、节地和综合利用;着力提升污染治理水平,强化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着力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社会生态保护意识,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完善城市绿地体系,以推动城市化的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黄荔)
如果您对本文的内容感到满意,请在文章结尾处点击“顶一下”以表示您的肯定。如果您对本文不满意,也请点击“踩一下”,以便我们改进该篇文章。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可以查看文章下方的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