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7月22日刊发题为《焦虑与乐观助力中国的新技术攻势》的文章,作者是林敏章(音)。文章摘编如下:

在当今中国这个高科技社会,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智能手机以及微信和美团这类能提供诸多便利的“超级应用软件”进行的。中国如今是无现金支付领域的领先者之一。它还拥有庞大的电子商务和直播行业,人们可以从诸多职业网络主播那里购买从口红到汽车等各种商品。

在这种现象背后,是公众和政府对技术及其推动国家前进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实现这些目标的国家议程相吻合——的乐观情绪。中国毫不掩饰自己想成为科技强国的愿望,认为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军事现代化和提升全球影响力的关键。

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在科技领域迅速崛起有多种原因,但汉学家们将其人民对技术进步的不懈渴望归因于一种长期存在的“文明焦虑”——这种焦虑源自从清朝末年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历史。

这种焦虑催生了20世纪初将科学技术作为中国众多问题的解决之道的现代化运动,而互联网的普及使最近的成功得以实现。

如今,在愈演愈烈的美中技术战的阴影下,中国企业受到激励、试图寻找西方设计的现代技术的替代品。

就技术应用的许多指标而言,中国如今是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即使与印度等其他人口大国相比也是如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在中国,智能手机和二维码主宰着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使用最广泛的数字支付手段。

在中国,开发者大会和技术论坛上洋溢着热情。几乎每过几个月,就会出现关于人工智能创新方面新里程碑的新闻报道。

这种热情的原因之一是,许多本土技术已具有全球竞争力。换句话说,在许多消费技术领域,中国已不再是外国同行身后的追赶者。

这也是一个“打败不了你的东西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的故事。例如,在移动设备这个竞争残酷的产业,美国对尖端芯片的出口禁令刺激了中国的自主创新。

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郭良平说,中国人过去更喜欢外国品牌,因为这些牌子名气大,而且质量较好。“现在,中国的消费产品赶上了外国产品。疫情后,人们不再热衷于炫耀性消费了。”

各品牌现在必须更加努力地推动销售。它们正在转向创新,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更多的改进。他说:“中国品牌较便宜,但质量同样好,甚至更好。”

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雷雅雯(音)表示,认为科技力量可以实现国家进步的信念广泛地扎根于中国社会。她指出,在参与世界价值观调查的各国受访者中,中国受访者是对科技持最正面观点的群体之一。

正如雷雅雯所说:“自清末以来,科学技术一直被视为振兴中国的解决之道。”

抛开文化和历史原因不谈,中国技术崛起的一个更直观的原因是,民营技术巨头,尤其是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增强即时通信和网上购物支付的易用性方面进行了创新。

中国政府通过加大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供帮助,中国是率先部署5G网络的国家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曹雪楠表示,在中国,移动数据的低成本和广覆盖促成了大众化。按照某些标准衡量,中国是世界上移动数据平均费用最低的国家之一。

曹雪楠说,这意味着农村地区的农民也可以在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上推销其产品。她还说,在数字支付与电子商务和社交媒体推广之间建立联系方面,中国也做得很好。

她说:“但考虑到人口规模,有些细分市场采用技术的速度可能会慢于其他细分市场。”

中国人的积极态度很可能仍将是助力中国实现技术雄心的顺风,为继续采用新技术提供沃土。(编译/裘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