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梦呓?美国海军应让每艘军舰都成为"航空母舰”
在无人驾驶飞行器和人工智能时代,每一艘战舰都可以,而且也应该成为某种类型的"航空母舰"。美国海军也许正在做这样一件事。
《国家利益》2024年4月2日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詹姆斯-霍姆斯的文章
本月,海军少校杰夫-泽伯林在《海军学会论文集》上对航母的未来提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无人驾驶飞行器和人工智能时代,每一艘战舰都可能成为,而且应该成为某种类型的"航母"。他写道,小型化加上人工智能,使得在整个水面舰队,不仅是巡洋舰和驱逐舰这样的顶级舰艇,还有辅助舰艇和两栖运输舰,增殖航空能力变得既可行又谨慎。并非每艘舰艇都能成为大甲板航母。不过,如果对其进行适当的重新利用,所有舰船都能发挥作用,提高舰队的战斗力和持久性。反过来,舰队也会减少对航母航空兵的依赖。
对于现代武器技术,尤其是岸基反舰武器是否已使平底船,更不用说其他主要水面作战舰艇,在战斗中变得无法防御这个对海军来说具有放射性的热门话题,泽伯林指挥官大多明智地避而不谈。如果是的话,那么美国海军就得为自己的一支超昂贵的舰队付出代价。这种观点在海军航空兵的支持者中是异端邪说,其中包括海军高级官员和军警,以及学术界和智囊团中的舆论制造者。
为什么要捅马蜂窝?
尽管如此,泽伯林确实暗示纳税人的钱可以更明智地投资。例如,他估计美国海军只要放弃一艘福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CVN),就可以为整个水面舰队配备无人驾驶飞机。这将节省130亿美元,可以重新投资于其他方面。
在传统和非传统海军航空兵之间进行这样的权衡,将使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数量从11艘减少到10艘。这相当于为了在整个舰队中推广航空平台而将大甲板航母的数量减少了9%左右。由此看来,让每艘舰艇都成为航母不仅在技术上可行,而且机会成本也不高。
但是,为这一举措找到资金仍不能解决问题。在军事史上,许多不明智的行动方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是可以承受的。问题是:将每艘舰艇都改造成可供空中使用的平台,在实践中有意义吗?
为什么?
为了便于讨论,让我们跟随泽柏林的思路,抛开建造核动力航空母舰与改造较低航空舰艇之间的预算争执。舰队很可能同时需要这两种平台。无机组人员的飞机能否完全取代有机组人员的战机,如F/A-18或F-35战斗机/攻击机或E-2D预警机,这一点非常值得怀疑。因此,即使海军高层热衷于泽伯林的设想,大甲板航母及其舰载机补给仍将是美国海军舰队设计的核心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领导层和社会也不一定非要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如果国会能提供更多的造船资金,海军就能在保留11个舰体的核动力航空母舰特遣舰队的同时,为其水面舰队配备无人机系统。
如果能做到这一切,那就再理想不过了。
显而易见的是,无人机系统为传统海军航空力量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辅助手段。舰队战术院长韦恩-休斯上校认为,侦察、指挥控制和武器射程是海上战术效能的决定因素。无人驾驶飞机在监控舰队周围环境方面非常有用,包括在战斗时探测、跟踪和瞄准敌军。这就是侦察功能。它们还能协助指挥和控制,例如传递信息和命令。它们甚至可以对敌方舰艇或岸上目标投掷弹药,乌克兰的黑海行动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武器的射程和精度都将受益。
无装甲车飞行器在海上作战的各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这种方法也符合当前的理论智慧。为舰队配备无人驾驶飞机符合"分布式海上作战"的理念,这一理念在海军中非常流行,也符合与之配套的海上作战理念,如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远征先进基地作战"。将航空能力分散到整个水面部队,并使舰队与在太平洋岛屿上作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部队(包括从干地上起飞的无机组人员飞机)同步行动,这将降低中国人民解放军等敌人将所有目标都对准航母这样的高价值部队,从而对美国特混舰队造成致命打击的可能性。
将能力分散到多艘作战舰艇上,就能降低敌方成功打击一艘美国军舰时从舰队和联合部队总兵力中扣除的战斗力百分比。
简而言之,疏散能力可增强持久力。在舰队中,一切漂浮物都能战斗,都能承受惩罚,并坚持不懈地走向胜利。这正是海军作战的意义所在。展示分布式作战能力将向中国这样的潜在敌人传达这样的信息:美国的海上力量和兄弟国家的武装力量即使不是无法攻克,也肯定很难攻克。这可能会让北京的党内监督者有所顾忌。而在冲突迫在眉睫时让敌对领导人暂停,正是威慑的精髓所在。
泽贝莱林关于分布式空中行动的简报值得公正地听取。希望它能在五角大楼和国会大厅得到公正的审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