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20综合排名前100位城市。图片出处:云河都市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王淅:2001年有美国记者曾说,“日本的GDP虽陷停滞,GNC(Gross National Cool,国民“酷”总值)却有过人之处”,这对于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是什么?

周牧之:我觉得还是需要看到,日本战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形成了比较高的国民素质,较好地融合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现代城市氛围。

因此外国人来日本观光时,能直观感受到所谓的“酷”。GNC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日本也走过弯路,比如泡沫经济时期自信心爆棚,出现了很多疯狂的言行和举动,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反感。

城市是一个大熔炉,城市的发展既需要自信,更需要包容,只有在自信和包容的锤炼下才能真正打造出城市自身的“酷”。

比如,东京新宿附近有一条叫新大久保的街区,聚集了很多外国人开的餐饮店。过去虽然韩国人在日本非常多,但是很少有他们开的狗肉店。因为长期生活在日本的韩国人比较顾忌日本人把狗当做宠物,抗拒这类食物的心理。但是,中国的朝鲜族人来到这条街上的时候,就很理所当然地把自己民族吃狗肉的习俗也搬来了。有趣的是,现在很多日本人也去那里吃饭,狗肉店成为了这条街上的一道风景。

王淅:近年来全球化出现了明显的倒退,2020年的疫情爆发似乎加重了这一趋势,中日的许多民间交流也陷入停滞,您认为后疫情时代,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交流的领军人物?

周牧之:国际交流的领军人物一定得是跑得快的人,会沟通并且理解对方的思维模式,按现在的时髦说法就是对方的“算法”的人。只有懂得对方算法,才能融入对方社会的主流,去和关键人物对话。这倒不是后疫情时代的要求,其实一直都是这样。

·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

王淅:您有许多日本资深官员的朋友,比如日本东洋大学总长、原日本通商产业事务次官福川伸次,他最近写的一本书,《日本力——生存于世界的能力》,光从书名来看,好像具有很浓厚的民族主义情绪,您怎么看?像他这样的日本高官是如何定义中日关系的现在和未来的?

周牧之:福川伸次先生曾任大平正芳的首相秘书官,1978年陪同大平正芳首相访问中国,开启了对中国的日元贷款。他还做过日本通产省(现在的经济产业省)的事务次官(日本最高阶的官员),退休后不仅担任过多家日本大企业的负责人,还担任了东洋大学的理事长,是一位在政界、产业界、学术界都有影响力的人物。

福川先生具有国际视野,英文也很好,在这本书里讲的“日本力”,是指日本的“软实力”。这本书强调今天软实力变得越来越重要,日本需要运用软实力与世界、与中国建立更好更牢靠的关系。建议有机会去读一下这本书,以避免望文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