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到中国,说明他们以往在中国发展中获得了很大的收益,这些收益让他们对未来中国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郑春荣也认为,这些企业的到访释放了一个明显的信号:他们继续看好中市场,希望加强同中方合作,在既有合作领域里,做大做强。同时,他们也希望中国政策释放更多活力,给他们更好的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德企纷纷“加码”中国,来自德国的投资在中国“多点开花”,一轮德企对华投资高潮似乎正在开启。

比如,化工巨头巴斯夫在湛江的生产基地,总投资约100亿欧元;大众宣布,将投资约2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8亿元)与中国智能计算平台提供商地平线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宝马集团斥资150亿元人民币在沈阳建设的新工厂正式运营等等。

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德国对中国投资同比大增30%。

2022年德国对华投资飙升,《金融时报》制图

这其中不乏一些早就规划好只是恰巧在这一时间点落地的投资。但郑春荣认为,德企在中国的投资有一些策略上的转变。

他说,由于全球供应链遇到诸多挑战,现在德国的大型集团都提出了所谓的“local for local ”战略。“local for local ”指的是供应链在当地,生产完后直接服务于当地,减少了运输的成本,也缩短了供应链中的距离。这也是德国大型集团在中国加大生产力度投资建厂的一个原因。

姜锋认为,中德经济合作实际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德国的大企业也看到,中国具有稳定的生产资料来源、生产场所、向全世界分送的销售渠道以及发达的运输、服务行业。”

如今,“中德的经济、贸易关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中德两国本身,对世界经济增长也具有深远意义,”姜锋说,巴斯夫在华投资很大程度上是针对世界市场的。这次没有来的戴姆勒,据他所知也有两个项目要在中国做,一个在北京,一个在上海,在上海要建立的是一个研发中心。

虽然德企在中国市场十分活跃,对华总投资额持续增加,然而今年8月德媒却报道称,德国联邦经济部正计划大幅收紧对德企对外投资担保的有关规定。由于对华投资的担保支出占比最高,此举也被视为德国政府有意改变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