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能力仍需提高

“利剑”无人机的首飞,标志着中国新一代隐形无人攻击机已横空出世,但与国外同类型战机相比,“利剑”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隐形无人机的主要散射源集中在翼身结构和尾喷口上,而后者恰恰是“利剑”的弱项。“利剑”后部的发动机尾喷口是其机体上最突兀的一部分,它没有采用隐形化的遮蔽处理,而是直接裸露在外。这样,尾喷口的高温就会成为敌方红外探测器的目标。

为什么会是这样?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受发动机的制约。“利剑”的单发动机是俄制RD-93涡扇发动机。该发动机保留了尾部收敛片,加力燃烧室占发动机的长度比例较大,会占据机体过多的空间,增加飞机内部布置的难度,还会使机体过大,从而影响飞机的起降性能。而加力燃料室是用于保证战斗机超音速冲刺的,这样的冲刺会消耗大量燃料,降低飞机的航程,而隐身无人作战飞机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有较大的航程、滞空时间和作战半径,其飞行包线非常狭窄,基本上局限在高亚音速范围内,所以,不需要使用加力。目前我国还缺少适合隐身无人作战飞机使用的中等推力涡扇发动机,如果去掉RD-93的加力燃料室,就会存在一定的技术风险,这对于一架新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反观同行中的翘楚X-47B,就对发动机尾喷口采用了隐形设计。由于没有收敛片,尾喷口能与机身浑然一体,降低了红外辐射。但付出的代价是,X-47B放弃了发动机的加力推力功能,只能以亚音速飞行,而且加速能力很一般。不过,为了不被敌方的雷达发现,这些代价被认为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