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面飞向天空,从天空迈向太空,从太空走向深空,一道道壮美的航迹,折射着中国航天测控能力的跃升。过去2年多,中国深空测控能力随着嫦娥二号飞行的轨迹,不断向更远的深空延伸——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目前与地球间的距离突破6000万公里。

据了解,作为嫦娥三号任务的飞控“神经中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软硬件都进行了完善升级…… 由此可见,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对深空测控能力要求之高。

试想,载人登月的难度,远远超过此次嫦娥三号任务,这一显而易见的客观事实提醒我们:深空测控能力的提升,将是中国载人登月道路上必须克服的技术挑战之一。

嫦娥三号测控系统总设计师钱卫平接受采访时表示,按计划,将于2016年全面建成由3个测控站联网组成的深空测控网。

据悉,此次任务,航天测控部门已投入佳木斯和喀什两个新建成的深空测控站。

钱卫平介绍:“在佳木斯测控站建成的大型深空测控设备天线口径达到66米,是亚洲口径最大、接收灵敏度最高、连续波发射功率最强的天线。”

过去2年多,中国深空测控能力随着嫦娥二号飞行的轨迹,不断向更远的深空延伸——

嫦娥二号2010年10月1日发射,目前与地球间的距离突破6000万公里。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计算,预计嫦娥二号最远将飞行到距地球约3亿公里处。

俗话说:“打一仗,进一步”。深空测控能力的提升,亦是如此。如今,当我们看到“玉兔”月球车在坑洼不平的月面上行走时,这意味着中国深空测控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挑战之三载人航天配套发展

中国航天的脚步之快,总是出乎人们意料——

今年夏天,神舟十号航天员向全球观众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太空授课。

半年之后的冬季,嫦娥三号又在世界注视下首次月面软着陆,上演一段扣人心弦的探索旅程。

对于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美国太空政策专家琼·约翰逊曾这样评价:“很明显,中国有两项非常有意义、组织得非常好的太空探索项目——嫦娥项目和神舟项目。当前,这两个项目是分离的,但它们最终会紧密连接起来,中国最终会发展载人登月项目。”

此言一语中的。实现载人登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必须同时具备载人航天能力和月球探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