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看到,与此前的总统大选相比,“中国议题”在今年选战中的地位恐怕是最突出的。美国共和党议员吉姆·雷纳齐(Jim Renacci)甚至在推特上露骨地写道:“今年大选的关键问题将是,谁可以对中国更强硬和追责中国”。然而,吊诡的是,今年的大选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能又是最有限的,主要是因为美国两党在对华政策上的趋同性日益明显。

由此,我们需要适当摆脱大选带来的视角框限,更加重视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一些深层次特征和长期趋势。无疑,从加大运用制裁手段、强化意识形态施压、纠集国际联合阵线等方面看,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一定程度的“俄罗斯化”态势,这值得引起警惕。

“中国挑战”成为首要关切

冷战结束以来,在短暂“蜜月期”之后,美国和俄罗斯关系一直不睦,而且在过去十余年冲突日深,尤其是2014年以来陷入“系统性对抗”。

由于北约东扩等因素,俄罗斯方面坚信美国对其进行挤压、遏制,俄总统普京指责美国靠分裂世界维持单极统治。美国战略界则对普京治下的俄罗斯心怀不满甚而是仇视,认为俄罗斯蓄意破坏并试图推翻“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美国方面不断渲染“俄罗斯威胁”包括指责俄干涉美国内政,对俄罗斯实施长期的、大规模的经济和金融制裁,在俄罗斯国内进行分化并在国际上加大对俄孤立。俄罗斯知名国际问题专家、卡内基莫斯科中心主任德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认为,“这些举措的最低目标是促使俄当局放弃对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秩序之损害,最高目标则是引发俄政权更迭,改变其内政外交,使之有利于美国一方”。

在国家对手层面,美国战略界长期以来将俄罗斯视为首要威胁。然而,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中国经济、技术和军事实力以及政治影响力的显著增强,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认知发生了显著转变。与尼克松以来的历届美国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定位的最大变化在于,开始明确将中国视为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首要挑战”,且严重程度已经超过了俄罗斯。其主要标志是,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发布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出美国正面对“大国竞争”的新时代,并将中国明确界定为“修正主义国家”和“战略竞争者”。中国在报告中被提及30余次,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份以应对“中国威胁”为导向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正如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冯稼时(Thomas Fingar)所言,在这之前,中国只是美国决策者眼中普通的“另一个国家”,在令美国感到忧心的国家安全议题排序中可能连前十位都排不进去,但如今应对“中国挑战”已在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议程上占据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