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导致接下来的美国财政困难,使得靠政府开支拉动经济都很艰难。700多万(还在增加)新冠病人的医疗和康复开支以及未来负担更是可观。美国有首先从疫情中走出来的问题,现在已经波连波了,预计2021年全年都会继续受到疫情拖累,2022年能扭负为正就不错了,实际上可能需要更晚。

如果美国蛮干,在金融上也强迫脱钩,逼迫人民币挤占美元的境外流通,回流美元造成流动性泛滥,美国经济的受压还要加剧。现在看起来,2008年的经济危机与现在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还是要到2010年才恢复到2.6%增长,以后一直在1.6-2.6%之间浮动,偶尔升到2.9%,所以打分-0.2。应该说,这是从宽的,实际可能-0.4更加合理。

在科技发展方面,中国的目标比较明确:全面实现中国制造2025,尤其是芯片、工业软件和航空发动机。美国的目标不大明确,只能用大体维持绝对高峰来衡量了。

美国对中国的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特别仇恨。这不是简单的以军带民、以民养军,而是藏军于民。

民用科技由经济和市场促动,在整体上平衡地自我发展,只有在关键领域由国家投资的军用科技率先突破。平衡、先进的民用科技还反过来成为军用科技的货架资源,降低军用科技的进一步研发成本。

这是美国赢得冷战的“独门绝技”,但随着经济空心化、金融化,美国自己生疏了,中国倒是日益娴熟了,这样互动发展使得美国对维持霸权的前景不寒而栗。

当然,就水平而言,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华为遇到封杀的时候,不少人罗列了一大堆中国还被卡脖子的关键技术。这些都是事实,但眼光不能静止。科技不是巫术,人力物力到位了,科技门槛是能跨过的,高强度的公关还能加速跨越。

美国的封杀只是在阻滞中国的发展,而没有一场球赛是靠守门员赢得的。换一个角度,中国好比化学反应有足量的反应物但缺催化剂,美国则是掌握着催化剂但已经没有了反应物。没有催化剂,还有自发反应,尽管产率低了;一旦催化剂到位,反应蹭蹭就上去了,哪怕一开始的催化剂并不是最高效的。但没有反应物的话,光有催化剂是没用的,催化剂本身还有老问题。

在未来一两年内,华为和中国芯片还很困难,但这里的窗口是2025-30,以现在的投入强度和发展速度,10年内会有可用(但还不一定好用)的催化剂到位的。工业软件也是一样。有人说过,有了工业,还怕没有工业软件吗?航空发动机方面,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实际上比最核心ICT技术要小,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然而,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等更加代表未来的方面,中国已经在部分关键领域领先美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