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明白,美国国内有关贸易的政治博弈十分复杂。但拜登政府不应彻底断绝美国最终加入CPTPP的可能性。中国已经申请加入该协定。目前东盟并非所有成员国都急于接纳中国,而那些持保留意见的国家会发现,如果美国有可能重返该协定,那拖延或阻挠中国加入该协定会更加容易——他们可以辩称,中国和美国应该一起被接纳。拜登政府应试图从战略高度,而不仅仅是从经济角度,系统性地重塑CPTPP,将美国朝野在与中国竞争方面的共识转化为优势。

水坝与民主

在其执政第二年,拜登政府应在制定东南亚政策时牢记两点。首先,陆地和海洋一样重要。中国在湄公河(该河流经五个东盟成员国)上游已经修建并将继续修建的大坝不仅会引发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且这些大坝与纵贯南北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一起,可能会加固东盟国家对中国的依赖,这将重塑东南亚的战略地理形势,并可能将中国西南部地区和东南亚之间的边界线变成只存在于地图上的虚线。

比拉哈里·考西坎:虽然举办了峰会,但美国并不把东盟当回事

中国在澜沧江上修筑的水坝

2009年,奥巴马政府发起了“湄公河下游倡议”,该倡议承诺美国将重新重视湄公河地区以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然而,在奥巴马的第二任期,奥巴马政府似乎对自己发起的倡议失去了兴趣,也许是因为它没有理解这个倡议所具有的战略意义。该倡议收效甚微。它至今仍停留在纸面上,但已被中国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倡议”比了下去(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直到2020年底,特朗普政府才试图恢复该倡议,将其更名为“美国-湄公河伙伴关系”。

据报道,拜登政府正在制定自己的湄公河战略。拜登政府只有充分调配资源并持续关注此战略才能确保它成功。此前美国历届政府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过湄公河问题。湄公河问题应放在美国印太政策大背景下加以战略性地处理,而不是作为一系列分散的技术或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管理或气候变化问题,加以零敲碎打。

其次,华盛顿应该避免假设东南亚国家能充分理解美国的分散式民主制度。在美国,民众对国家的不信任根深蒂固。而在东南亚,中央集权政府是常态,拥有一个强大的政权是民众的期望——尽管在现实中并不总是能出现这样的政府。拜登去年12月召开的民主峰会带有意识形态色彩,这就有可能使美国疏远自己的东南亚伙伴。这一事件被界定为所谓的“民主”和“威权”普世之争(这两个词都含义多变),这将限制而不是扩大华盛顿在该地区获得的支持。马来西亚是仅有的三个被邀东盟成员国之一,但它拒绝出席,因为它想继续在中美之间闪转腾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