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千年来最为寒冷的时代,16至17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多次严重的极寒事件。明武宗正德元年,海南万州出现降雪天气,这是我国记载的发生在最南方的降雪。三年后,一场大寒潮席卷南下,江南的竹柏大量冻死、柑橘绝种,黄浦江封冻,冰面厚度达到二尺有余,并且持续一个多月。从公元1650年到1700年,在五十年之间,太湖、淮河、汉江至少出现了四次结冰时间,洞庭湖也有三次结冰。

直到清代中后期,极寒天气仍时有发生。以当下正经历酷暑的上海为例,继明代出现黄浦江封冻之后,清康熙二十九年、乾隆二十六年、咸丰十一年、光绪十八年又出现了冬季奇寒、江面封冻的事件。光绪十八年时上海已有近代气象统计,据记录,当时出现了零下12.1度的极端低温,徐家汇积雪深度达到29厘米。

有极端寒冷,就必然有极端高温。而且在气候冷热大波动的曲线中,也存在着小区间的波动。比如在清中叶乾隆年间,就数次发生了大范围的极端酷热天气。乾隆八年,山西、直隶、山东遭遇极端酷暑,各地官府纷纷报告本地“土石皆焦”、“大旱千里”,大量百姓因暑热而死。

普通百姓因为没有对抗极端高温的手段,面临着生存危机。乾隆皇帝虽然外有避暑山庄,内有冰块降温,不至于受此苦难,但也燥热心急。面对各地进呈的急报,此时还很年强的乾隆帝写下了“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的御制诗。据当时在清廷供职的传教士测量,乾隆八年北京的最高温度达到了44度以上,而且温度长期超过40度,可能比当前江南的高温还要凶猛。

单就气象数据而言,无论是寒冷还是酷热,在全球气候总体由寒转热的大环境下,如今我们经历的极端气候可能大多都算不上“史无前例”。早在几百年,甚至二、三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遭遇过类似的极端气候。

故宫雪景,图自故宫发布视频。

天气改变历史

有一种声音认为,既然历史上有过比今天更热的时期,也有过比今天更冷的时期,我们又何必焦虑呢?这种看法不能说毫无道理,但至少忽略了气候波动对历史的影响。

气候带来的影响通常直观表现于动植物的迁徙变动,比如西方学者关注的“大象的退却”。但事实上,因气候而“退却”的从来都不止是大象。孟子曾说过,周公辅佐武王、成王,驱赶虎、豹、犀、象,于是天下百姓大悦。但结合商周之际转寒的气候,这些大型动物的南迁,真的是当时的人力能够驱赶的吗?恐怕更多还是中原水、热环境改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