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庞大谱系中,除了涡扇10A/B/C到涡扇15这条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科技树外,还有虽不那么吸引眼球,但地位并不逊色,且发展却更为顺利的中推科技树,中推科技树大致经历了涡扇13 、涡扇13E、涡扇19,又称“天山”、“泰山”、“黄山”的三个阶段,用一句诗来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看岳”。

从研仿成熟机型的涡扇13开始

涡扇13是在RD33的基础上结合推重比8的“中推预研”成果研仿而来的,其最大直径从1.04米缩小为1.02米,但进气量却从76公斤/秒增至80公斤/秒,涵道比从0.49提高到0.57,可见涡扇13的进气口直径有所增大,长度从RD33的4.25米缩短为4.15米,交付质量由1200公斤降至1135千克。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因为涡扇13像涡扇9一样减少了仿制原型的级数,将RD33的风扇和高压压气机减掉了1-2级,再加上一系列轻质材料的应用,涡扇13的推重比从RD33的6.62大幅增至7.8。

另外,得益于应用了中推预研的高效压气机技术,涡扇13的总压比从20提高到23,加力推力从RD33的81.4KN提高到86.37KN,加力耗油率则从2.09kg/(daN·h)降为2.02kg/(daN·h),不加力推力从50KN提高到56.75KN,不加力耗油率为0.73kg/(daN·h)。

最后,涡扇13的涡轮进口温度也达到了RD33的1407℃,比AL31F还高15℃,但大修间隔却从RD33最初的350小时提高到810小时,总寿命则从900小时大幅增至2100小时,这很可能得益于涡扇13应用了我国上世纪9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6。

但涡扇13虽然性能比RD33强了不少,但却生不逢时,当时只能用于枭龙,但枭龙是专门出口的机型,鉴于涡扇13仿制发动机的身份,客户更愿意选用RD93的政进版本RD93MA。但在充分吸取涡扇6教训的情况下,涡扇13并没有因为缺乏装机对象而下马。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宁可让辛苦得来的研究成果无法实用化,也不能让中国的中推战略规划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