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情况下,俄军列装的很多新型装备,实际上形成了“撒胡椒面”式的局面。为了尽可能发挥新装备的战斗力,现任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结合以往的实战教训和苏联时代的经验,提出了在师级单位下,组建由12-15个连级单位组成的的新型合成单位,要涵盖装甲步兵、坦克、防空、炮兵、电子战、武装侦查与技术侦查、工程、防化、通信等作战要素。

奔袭途中俄军为何“丢盔弃甲”?俄军教训,再次证明我军先见之明

俄军“营战术群”的典型编制

在作战使用上,俄军的“营战术群”是作为师和集团军的“矛头”和“触角”。将为数不多的先进装备集中使用,形成强大的突击力量,同时利用整合后的电子战与多域侦查能力,为师属、集团军属远程炮兵、海军与空天军提供目标保障。而师和集团军则为“营战术群”提供综合保障。

客观地说,之前在网络上热炒的俄军“营战术群”概念,并不是对现有作战概念的颠覆性改变,而是俄军在缺人、缺钱、缺装备的窘境下的权宜之计。从编制情况来看,“营战术群”的基本特点是重伴随火力而轻伴随保障,电子干扰能力比较强,但是综合侦查能力有欠缺,通联稳定性也不够高。那么,这些特点也直接导致了俄军在乌克兰境内推进过程中“丢盔弃甲”。

伴随保障能力不足,俄军被迫遗弃大量车辆

俄军的“营战术群”初次亮相是在2014年的乌克兰内战中。当时,双方使用着相似的武器装备,但俄军“营战斗群”依托指挥层级扁平高效、综合侦查手段丰富的优势,再与强大的后方远程火力支持相配合,发挥了“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面对占据数量优势的乌政府军,俄军“营战斗群”的信息化优势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积极的电子侦查与干扰,再配合无人机、炮兵侦查雷达等装备,俄军在炮战中占尽了先机。

奔袭途中俄军为何“丢盔弃甲”?俄军教训,再次证明我军先见之明

俄军装备的Орион“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

但是与8年前相比,俄军近期开始的军事行动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次的行动是方面军级别的战略行动,海、陆、空、天、电磁、网络等作战要素齐备,达到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全面战争级别。而且,地面作战的范围囊括了乌克兰全境,第聂伯河沿岸和东部地区为主要战场。作战地域南北宽度接近700公里,东西长度500公里以上。最后,此次战斗形式是大范围的穿插分割围歼,俄军力求达成对乌军东部集群主力的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