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减灾二号E星上天,可能大家都没太关注。这款卫星背后其实还有一项特别瞩目的技术成就,而这项技术,之前只有美俄垄断,可以说没处教、没处学,但这种情况,并没有难倒我们。

我国成功发射了环境减灾二号E星,这个消息大家可能没太注意,毕竟以中国现在的航天实力,载人航天国人都习以为常,发射一些卫星又有什么可关注的呢?确实,我国现在发射卫星,跟吃饭一样普遍了,但是我们要说的这个卫星,与大家一般认为的卫星不太一样。相比卫星本身,他带着一个与自身不协调的,巨大复杂的天线,甚至比卫星连同展开的太阳翼还大一圈。

这种天线叫桁架天线,巨大的桁架式天线相当于一个巨型眼睛和耳朵,能带来优异的性能。那这么好的天线,为何不常见?只因这项技术,属于航天领域的一项黑科技。

这么巨大的天线,是如何送上太空的?为何制作这种天线很难?都有哪些国家有这个技术?

【环境减灾二号E星,天线展开后,显得特别大,大的甚至有点不协调】

【桁架天线】也叫作【网状可展开天线】,在几种空间可展开机构的解决方案当中,它的优点是重量很轻、体积收缩比很大,其先天优势之大,或许只有【充气式结构】可以相比。但它展开后的形状精度更高,更适合做天线。另外,桁架天线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天线重量不会随着尺寸的增加而大幅度上升,适合航天场景,毕竟航天发射的成本非常高。

桁架天线的直径可以从几米做到一百多米。这样巨大的天线,要想让它在宇宙的极寒极热条件下顺利展开,是风险很大的事情。国内外多数采用拉索方式。它的原理是小学数学课本上就讲过的,利用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特点和三角形稳定特点。桁架基本结构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上设置一根伸缩式的斜杆,就像我们常用的伸缩式晾衣杆一样,原理或操作过程,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