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火星车遥测和驶离过程避障相机图像开始下传。

北京中心的遥操作厅里十分安静,驾驶员们注视着屏幕,随着时间流逝,图像数据下传完毕,大家长舒一口气, 稳了!

前、后避障相机采集的20对图像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火星车驶离的过程被记录在这组图像上。最后一张后避障相机图像显示,“祝融号”已成功驶离着陆平台,稳稳地踏上火星表面, 中国印迹第一次被镌刻在这颗红色星球上!

“祝融号”在火星工作100天,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一切正常!”

“天问一号"奔火的300多天里,新闻媒体和大众看到的“一切正常”背后,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飞控团队昼夜不停地跟踪和监视、发现和处置了一个又一个问题, 让一个个“非常”变成“超常” 。

“祝融号”在火星工作100天,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第一次中途修正前,团队敏锐地发现“天问一号”的一个单机设备温度偏高,而它又对火星车落火至关重要。

如何“精准用药”,将温度控制在一个更合理的数值,大家做出了一个细致的规划。

飞控团队依据太阳光照对整器的温度的影响,控制“天问一号”进行姿态调整,以对太阳偏置一个小角度的方式飞行,避免阳光直射,一剂药方下去,“天问一号”的单机温度逐步降了下来,得以平稳地向火飞行。

“祝融号”在火星工作100天,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

为了提高进入下降着陆过程的可靠性,飞控团队组织制定了隆降控制提前1小时的实施方案,由进入火星大气前6小时提前至5小时,增加了飞控决策判据及时问裕度。

他们制定了将环绕器升轨控制目标由近火点265公里调整为440公里实施方案,让地面与“天问一号”之间的通信覆盖时间更长了,地面对落火情况的判断也因此而变得更可靠了。

还调整了弹伞触发参数,优化了弹伞开伞工作条件,根据着陆区成像结果制定了落火调整实施方案,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等等, 团队所做大量工作都是为了让火星车着陆、驶离更安全可靠 。

“祝融号”在火星工作100天,行驶里程突破1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