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称,访问期间双边会谈的目的之一就是调解与中国仿制俄罗斯产品有关的问题。在此方面最典型的实例是沈飞以苏-27SK为基础研制的歼-11战斗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得到了生产苏-27SK战斗机的技术许可,俄方负责提供部件组件,协助中方组装200架飞机。在2003年前双方共同努力生产了95架,之后中国拒绝继续合作,不再延长许可生产协议,声称苏-27SK性能不够先进,但是中国以苏-27SK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歼-11战斗机的生产非但没有停止,反而加快了生产步伐。显然,中方需要首批95架飞机是为了进行研究,然后加大国产战斗机的生产。

  俄媒称,中国无法完全复制俄罗斯战斗机,至今仍在被迫采购AL-31系列涡喷发动机,这同样成为俄方抗议的理由之一。俄方通过向中方交付的发动机的准确数量,得出了中国加快生产歼-11的结论。从过去拒绝供应新型成品飞机来看,俄军方、设计师和官员对中方此前许可生产苏-27飞机的规模不太满意。今年11月底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委员会会议的目的之一就是调解中方擅自仿制俄方飞机的问题。当然,俄官员可能还会和中国同行讨论供应苏-35战斗机的可行性问题,但是官方对此暂时未予证实。

  俄媒称,现在俄国防工业领导层面临着不太轻松的选择,要么向中国出售新型先进飞机,获取利润,要么放弃利润,拒绝出口,不再承担日后中方可能再次撕毁合同随即生产仿制品的风险。在具体选择方面,对俄方最有利的方案是在向中国出售苏-35战斗机的同时,采取一定措施阻止中方仿制,或者降低仿制风险。比如,俄方可以坚持要求中方增加采购数量,至少要达到数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