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前贸易代表和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14日在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文章认为,中美仍互为“利益攸关方”,双方应在更大框架内妥善处理分歧。文章编译如下:
在过去三年里,美国对中国恶语相向,施加关税打击,中国则采取反制措施,令美国付出巨大代价。尽管双方还有很多分歧,但终于达成“第一阶段”协议。
特朗普的交易成果如何?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查德·鲍恩说,特朗普的关税仍将涵盖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近三分之二的产品,平均税率为19.3%,而此前为3.0%。大多数中国商品是中间产品,因此特朗普的关税只会增加美国生产商的成本。
这桩交易只是表面上的对华“政策”。正如卡内基基金会的埃文·费根鲍姆最先指出的那样,美国对中国只有态度,没有政策。美国一直在浪费时间,浪费国际资本,而且未能达成实际效果。
务实的美国政策应当从肯定中美以往合作成果开始。接下来,为了集中精力,华盛顿应当找出导致现在这种新对抗态度出现挫败和恐惧的具体原因。最后,美国可以决定如何在不同时间框架内,以最佳方式取得成果和战略优势。
将近15年前,我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表主题为“中国将走向何方:从成员到责任?”的讲话。
在这次演讲之前的30年里,来自两党的多位美国总统,都在努力把中国纳入美国设计和领导的国际体系。
中国领导人和勤劳的中国人民取得了惊人的现代化成就,这样的成就得益于国际体系。我指出,到2005年,中国已融入了世界——包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从气候变化协议到核武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参与者。
我在演讲时说,在基本实现让中国融入世界的目标后,美国却对北京的行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中国将如何利用其影响力?”我呼吁中国不能满足于成为国际体系的成员,而是要“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
一些评论人士后来把我的呼吁视为一种让步。
今天美国同中国对抗的逻辑,违背了我曾经提出的那种方法。它否认中国可以在美国构建的体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它不认同中国可以做出贡献。它甚至否认中国可以、甚至愿意以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式行事。
请注意,如果美国的政策假设是,中国根本不会在美国设计的体系内做这些事,那么,美国实际上会刺激中国去倡导建立一个规则不同的独立平行体系。
中国对世界贡献巨大
中国曾是美国的敌人。今天,我们是战略竞争对手。但随着北京努力参与美国主导的秩序,中国缓和并改变了其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