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网络与数字安全、空间治理、跨国环境治理等新涌现的全球性挑战,现有国际组织难以应付。对气候变化等传统全球性议题,虽然主要大国正加强协调,但落实承诺尚需时日。对全球发展不平等这个大问题,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人道主义危机,现有国际机制难以快速、有效地提供发展与物资援助。

黄皮书指出,当前国际机制面临改革困境且缺乏改革共识。以联合国为例,由于各国对改革方案分歧较大,联合国机构官僚化、话语权分配不均、缺乏与其他机构互动的问题日益凸显。作为国际秩序的基石,联合国及《联合国宪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联合国的困境直接导致当前国际安全风险频发。类似问题也困扰着世贸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改革,改革困境可能进一步限制这些机构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时代的呼唤

自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主权国家体系至今,应当发挥大国作用的主要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表现大多不尽如人意。针对欧洲列强式的大国外交,美国的威尔逊政府在一战后提出了“十四点计划”,倡导民族自决原则,试图塑造当时的“新型大国外交”。美国的表现较19世纪的欧洲列强虽然确有进步,但与21世纪的要求仍有相当距离,一方面为所欲为,一方面又将非西方国家不同程度地排除在外。

特朗普使美式大国外交成为“美国优先”的代名词。拜登政府虽然喊出“美国归来”口号,但其纲领仍然是“有利于美国中产阶级的外交政策”。在阿富汗撤军这样的重大地区安全问题上,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担忧仓促撤军,暴露其自私面目。

黄皮书认为,过去数百年间的国际关系史一直是一部霸权更迭、战祸不断的历史,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国从未真正推行负责任的大国外交,而往往以履行大国责任之名行大国沙文主义之实。

当今世界已经再次进入动荡变革期,人类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共同挑战,国际社会对大国领导和大国责任的要求空前强烈。时代呼唤拥有强大综合实力、坚定践行国际道义的大国,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由此应运而生。

所谓中国特色,就是要用进步的外交理念来克服过去大国外交中的严重缺陷,真正团结和引领国际社会,推动构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波

编辑 王琼

流程编辑 严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