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瞿新荣】

12月7日至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赴沙特利雅得出席首届中阿峰会、首届中国-海合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沙特阿拉伯王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而就在几天前,12月5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原油实施价格上限正式生效,意图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设定在60美元/桶。

在全球石油资本开支不足的背景下,前有10月初OPEC+宣布减产200万桶/日,后有西方对俄罗斯原油限价,我们不禁要问了:这将对原油市场形成何种影响?中国在全球能源紧张之际访问沙特,又将带来怎样的全球能源格局变化?

石油美元转石油人民币

1974年建立起来的石油美元制度确定了全球分工与美元回流机制——中东提供能源,日韩欧提供制造业,美国为主的消费国输出美元,中东日韩欧再拿美元买美债,同时寻求美国军事庇护。在石油美元机制下,美国凭借军事实力实现美元霸权。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美国持续贸易逆差,同时出口美元,形成国际收支平衡。

美国依靠美元出口,收割全世界的游戏已经引发很多不满。

美元霸权背后主要是美国军事及科技力量。能源输出国与制造业加工国愿意通过原材料与来料加工换取美元,主要寄希望于美国军事保护与技术输出,然而这种希望正在逐渐发生变化。2021年4月拜登宣布从阿富汗撤军,这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人们普遍质疑,美国是否有能力维持过去的中东秩序,而沙特出口石油换取的美元也面临无法换回美国军事武器的尴尬局面。尴尬的不仅是中东,还包括俄罗斯、中国等原材料提供国与制造加工国。

既然无法换回美国军事保护与技术输出,原材料输出国与制造业国家重新考虑美元储备货币地位。截至2022年9月中国、沙特、俄罗斯持有美国国债的规模已经持续下行到9336亿美元、1210亿美元与20亿美元。

中国沙特及俄罗斯持有美国国债

凭借稳定廉价的能源成本与出色的制造能力,中国正在逐渐取代欧日韩,成为全球重要制造业出口国。2020年以来中国汽车出口速度骤升。在2022年1-10月,中国出口汽车245万辆,仅次于日本的308万辆,全球排名第二。与此同时,中国在电力专用设备、化学化工材料等制造业领域竞争力快速上升,另一方面,俄乌冲突让欧洲及日韩制造成本上升,中国正逐渐取代日韩欧制造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