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31日报道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5月25日发表题为《在美国绘制经济路线图之际,它可以从中国的策略中获得提示》的文章,作者是美国麦楷亚洲会计师事务所联合主席德鲁·伯恩斯坦。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正寻求限制中国获取跃居半导体、人工智能和超级计算领域最前沿所需的先进技术。从我的经历以及在市场上的见闻来看,中国是不可回避的。随着中美两国继续彼此合作,我们看到双方都在加强改革并互相学习。

美方的一连串行动反映出一个日益强化的两党假定:即美国必须采取大胆措施保护其技术领先地位和制造业基础,否则就会落后,成为一个被掏空的二流大国。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支持其认为将定义全球经济轨迹的行业方面的支出一直超过美国。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努力回报丰厚。

在两国存在诸多差异的情况下,美国能从中国的产业政策经历中学习什么经验?

第一,避免挑选赢家。中国有数十家企业在太阳能和电动汽车行业激烈争夺市场份额。许多中国太阳能产品制造商还在美国上市,这迫使它们满足投资者对盈利能力和资本分配的预期。同样,电动汽车行业的许多企业都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或纳斯达克上市。

第二,投入比挑选个体赢家更可取。业内专家和风投公司会把职业生涯和数以十亿美元计的资金押在哪一种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储能或核聚变方法可能取得成功上,而这种成功的机会十分渺茫。政府官员有什么希望作出更好选择?在基础研究或广泛激励措施方面,投入比挑选个体赢家更可取。

第三,发挥自身优势。中国的产业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并通过确定可以迎头赶上和利用自身内在优势的产业,使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这些优势包括规模庞大且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大军、投资世界级基础设施的意愿,以及自身声望和职务晋升与实现发展目标直接关联的政府官员。

同样,美国有机会设计出能发挥我们自身优势的产业政策。美国拥有许多全球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密集的技术企业和风险资本提供者网络,以及自由开放的社会。对海外科学学者和企业家接受教育以及工作设置壁垒将适得其反。

第四,超越零和思维。最重要的是,美国产业政策的设计目的应该是打造多个赢家,并扩大拥有共同利益的国家可以获得的总体蛋糕的规模。技术复杂性和资金密集度叠加在一起,使得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主导半导体供应链。对于将在未来几十年改变社会的其他许多技术来说,情况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