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大国是印度的目标”

尽管中方明确表示“丝毫不存在所谓中国要‘进攻印度’、‘打压印度’的问题”,尽管印度总理在议会声明“政府不认为中国计划进攻印度,印中边境总体和平”,尽管印度上任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曾任印度情报局长)公开说“中国在边境地区谋求和平与安宁的意愿是真诚的”,尽管报告也承认“印中边境多年来基本稳定”,但印度防务政策的基点是准备同中国打仗。这一点可以理解,任何国家的军方都会从应对最坏可能性出发做准备,只是往往不明说而已。

报告的“实力篇”讨论了中方在边境小规模武力占地和对印发动大规模进攻的两种可能性,并提出无论出现哪种情况,印度的战略目标都是“恢复现状”。

至于前者,报告指出,最有可能发生在双方对实际控制线认知不同的地段,而这些地段是已知的。最佳应对之策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几个地段印方占有战术优势,应将其确定为可以发动有限攻击的地区。为此,需加强交通和兵营建设。

至于后者,即一旦中方发动大规模进攻,报告不主张正面“对称应对”(proportionate response),并对当下流行的增强和部署“山地打击军”的构想提出质疑,认为“这只能重现在恶劣地理和后勤条件下,我们现有进攻部队所面临的所有问题”(笔者理解这是指在星峡冰川与巴基斯坦对峙或印巴卡吉尔冲突时印军所面临的问题)。

报告自己提出的应对战略“别有洞天”:以三大“非对称能力”(asymmetric capabilities)迫使中国军队撤回。第一,在被占领的地区打游击战,同时深入西藏切断中方交通补给线。第二,加快交通通讯建设,加速边境地区及其居民与印度内地的一体化进程。

第三,大力发展海军,确保有能力实施对印度洋的控制。这是所谓“非对称战略”的核心。报告强调,在海洋能力方面目前印度占优势,但中国很快在赶上来。中国目前精力集中于控制黄海、台湾海峡、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印度洋对其重要性则位居第二。美国、日本、印尼、澳大利亚和越南的海洋战略行动都有助于阻缓(如果不是阻止)中国向印度洋投放海军力量。印度需利用这一机会加强自己的海军建设。印度的地区外交也应为此服务,要与上述“制衡”力量发展更紧密的关系,包括与这些国家达成安全合作协定和定期开展海军演习。

问题是如何在印度洋迫使中国在陆地边境地区撤军?通篇坦率的报告在此关键之处却省了笔墨。笔者解读,无非是一旦有大事,印度将在印度洋切断中国的运油通道。难怪印度最著名的战略分析家之一拉贾·莫汉在报告发布的第二天就在报纸发表文章称,这是“富有想象力”的对华战略。(中国前驻加尔各答总领事 毛四维)

【印度新报告:反对印美同盟 强调对中国海上优势】军事评论,印度,印美,报告军事|最新军事|最新局势|中国军事|国际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