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俄军要“新面貌”必然要“师改旅”,撤销架子部队。改革中,俄将全军改编成118个机动性好、战斗力强的满编常备旅。常备旅人装满编,全员全训,以具备一定自持力的合成营为基本战术单位,能不经任何动员、补充和训练直接遂行既定作战任务,这适应了现代战争快速机动、多兵种联动的要求。过去俄军一个基干师的展开至少要一个月,而现在常备旅有能力在受领任务8个小时内全员齐装向集结地域运动。

为进一步优化陆军常备力量,俄计划将现有坦克旅、摩步旅、空降旅和山地旅打造成重型、中型和轻型三种“模块化”常备旅。针对未来可能的北极和高寒山地作战需求,还组建配备专门通用装备器材的极地摩步旅和高寒山地旅。

配合“师改旅”,俄军还计划把1850处营区改组为潜在最紧迫战略方向上的48个军事基地,俄陆军司令信心十足地保证:俄军真正做好了给任何侵略者以应有回击的准备。

从人员和军兵种两方面优化军队结构

俄军建立之初,继承了苏军大部分遗产——280万军队,在俄国家经济长期行走于崩溃边缘的情况下,裁军就成为俄历次军事改革的主基调。但裁撤总有尽头,在军队规模日趋合理时,就面临着如何调整优化结构的问题了。

对俄军这样一个曾经的庞然大物而言,所谓优化结构,其核心问题就是裁减高级军官的数量。社会学中,社会各阶层椭圆状分布结构表明稳定,而在军队中这一结构意味着效能低下,因为指挥的人多,干活的人少。

改革前,俄军110万军队,竟有36.5万名军官,也就是说一名军官带两名士兵。故此轮俄军改革就以裁减军官为主,裁官20万,将军官总量从36.5万减至14.2万。其中将军数量从1107名减到866名,上校从1.5万人减至3114人,中校从1.93万人减至7500人,少校从近10万人减至3万人,大尉从9万减至4万,基层尉官保持在2万~3万人之间。而军队规模也相应从113万减至100万,这样就使军官比例进入世界通行的7%~20%区间内,保持在大概1∶15的水平,使将官比例达到1∶1100,形成一个比例适当的金字塔结构。

裁官时,俄军总部机关也未得幸免,国防部中央机关人员总数由5.1万缩减至1.3万,缩减了近3/4。最为明显的是,国防部中央机关原在莫斯科有20栋大楼,如今只保留位于莫斯科市中心总参的一栋大楼。另外,政工军官从1.2万人降至1800人,国防部原教育工作总局被降格为干部总局下的方向局,只统配60名军官,负责全军人员教育工作。

此外,鉴于空天防御的重要地位,在此轮军事改革中,俄重组国家统一空天防御系统取得重大突破。俄军建立之初,就在吸取海湾战争的经验教训基础上,1993年由叶利钦颁布《组建统一的俄联邦空天防御系统》命令,要求把防空军改组成空天防御部队。但当时的俄罗斯根本无力进行着眼于未来战争需要的真正军事改革,该命令成了一纸空文。伊万诺夫2001年任俄罗斯国防部长再启军事改革后,将空天防御司令部作为与建立地区司令部同等重要的改革方案,却因地区司令部改革的失败而殃及空天防御司令部的建立。

但俄军政领导深知此举之重大意义,几经周折,利用美国在东欧加紧部署反导系统这一打破全球战略平衡的挑衅行为,最终在太空兵和空军空天防御战役战略司令部的基础上组建起新的独立兵种——空天防御兵。空天防御兵已于2011年12月1日正式开始担负战备值班任务,全俄每昼夜至少有3000名军官和文职人员担负战斗值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