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媒体评三菱汽车在中国黯然退场:事实是,带着光环进驻中国市场的老牌汽车大厂,因为占据传统领域强势地位的包袱而错失了新能源转型的最佳时机,最终与市场脱钩,被迫撤离。当前中西方之间围绕电动车竞争的号角已吹响,这才是各路玩家要记取的血淋淋教训,否则精彩的就只是瞬间。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文写道,曾辉煌一时的广汽三菱,在中国耕耘了11年后黯然退场。这家中日合资车企24日发布公告,宣布将对广汽三菱、广汽三菱汽车销售公司实施股权调整等重组事项。这项宣布意味着,日本三菱品牌汽车在中国的本土生产将终止,此后只从事客户售后服务。1973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口中型卡车、在华超过50载的三菱汽车,至此正式退出中国市场。
在分析广汽三菱从高光到黯然落幕的11年后,文章指出,有分析将三菱等外资车企的退场归咎于中国的政治经济风险,令在华外企无所适从,加速撤资。但更普遍的分析认为,广汽三菱的黯然落幕,恐怕得归咎于其失败的战略布局。
文章说,对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来说,日本三菱汽车的技术曾是高山仰止般的存在。三菱开发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凭借着皮实耐用、维修方便等优势成了诸多中国品牌的不二选择,包括日后成为中国电动车大厂的比亚迪、长城、吉利等。
但三菱引以为傲的自然吸气技术,却成了阻碍三菱往新能源转型的一大包袱。当中国市场的其他车企已开始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两条腿”走路时,三菱却固守油耗高、动力弱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继续推行燃油车。在不进则退的中国汽车行业中,广汽三菱被市场淘汰的命运早已注定。
文章认为,未能把握转型时机、缺乏创新和竞争力的产品,是广汽三菱在华经营失败的主因,但在中国车企百花齐放、汽车市场份额争夺战越演越烈之际,不少外国车企近几年都在与中国同行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文章指出,面对来势汹汹的中国车企,从2018年至2022年,至少七家合资车企和品牌退出中国市场。留在中国市场的神龙汽车、悦达起亚、北京现代、长安福特等老牌合资车企,也正面临销量下滑等窘境。
一名中国网民如此评论三菱汽车在中国的落幕:“也许三菱没有在中国市场复制燃油车时代的辉煌,但如果有人记得多年前,赛道上,三菱Lancer 1600 GSR超过保时捷的精彩瞬间时,这就足够了。”
评一句:不进则退,优势也会变劣势,就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