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长访华要待6天,先给中国扣上大帽子,想给中方一个下马威。
美国那边放出消息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即将启程访华,这次将在中国逗留6天,先来广州后去北京。跟她去年7月的访华行程相比,延长了快一半。
【耶伦即将启程访华,将在中国待6天】
本来外界以为,她会在布林肯后访华,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可能按照现在的中美互动态势,只有耶伦访华的条件,相对而言比较成熟。
而放出这个消息的人,还不忘吹捧一下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说是在拜登、耶伦以及财政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经济关系比两年前“更加稳固”,但究竟是向上稳固,还是向下稳固,这个就见仁见智了。
我们也要考虑到耶伦去年访华,是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当时也谈出了不少成果,比如说围绕金融与经济两个方向,与中方共同成立了两个工作组,过去这段时间一直在保持接触,互相表示关切。
本来有这几次工作会议打底,耶伦第二轮的访华行程,其实已经从各个方面都铺垫好了,但美国这边偏偏要节外生枝。
【耶伦去年访华,在中国逗留4天】
我们也能看到,中美旧金山峰会已经过去半年,耶伦访华前的表态,强硬居多,主要目的就是给自己的行程造势。
前几天耶伦就说,中国出口可能“冲击全球供应链稳定”,还扬言中国的产品太便宜,导致美国这边相关产业完全发展不起来,因此将要求中方“公平对待美国”。
不过这番言论不仅遭到中方的驳斥,美国那边也有很多人不买账,甚至觉得耶伦讲话“有失一名财长应有的水准”。
总之,耶伦人还没来中国,帽子先扣了一堆过来。这是一种常见的谈判技巧,意图是在正式对话前,自己这边先把舆论炒热,做到“先声夺人”。至于她言论中暴露出来的对中国发展的偏见和双重标准,并非出于彻底的无知,背后是刻意的政治动机在驱动。
说白了,还是拜登政府对中美关系的定位出现了严重的误差,以至于已经不能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中国的发展,以及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盘了。
【访华前耶伦先发表强硬言论】
只不过拜登政府有思想包袱,不能明目张胆地对中国搞贸易保护主义,走“美国优先”那一套,因为要说这个,特朗普肯定是比他更好的人选。今年赶上美国大选,拜登肯定不想被打上竞争对手的标签。
所以拜登政府只能以一种更加间接的方式,继续对中国施加压力。特朗普过去留下来的一系列措施,比如说对华关税,也是可以拿来利用的工具。我们之前也说过,在对华政策方面,拜登与特朗普并没有什么区别,无非是五十步笑百步。
耶伦的表态,也反映出一个趋势,中国在竞争中,正大光明地取得了优势,美国这边就萌生了焦虑感,打算动用政治手段打压,这正是一种“输不起”的表现。而这种心态,不仅仅体现在中美经济关系中,而是贯彻了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的方方面面。
我们也知道,拜登在位这四年,每每谈到中美关系,张口闭口都是“中国是美国头号战略竞争对手”“要一边管控中美关系,一边在竞争中胜过中国”。但美国单纯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误判。
【王毅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负责人接触】
连出发点都找不准,那么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对华战略框架,也会变得不伦不类。
整体而言,耶伦这次来中国,打算讨论的优先事项,在中国这里可能完全排不上号。拜登政府要是打算用这些话题来绑架中美经济关系,只会取得截然相反的效果。
虽然耶伦口头上声称,要促进中美“健康的经济关系”,但从她近期的表态发言来看,拜登政府显然打算把对中美经济关系的定义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但站在我们的立场上,这种单边主义的行径,对中美经济关系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正向作用。
说白了,耶伦作为美国的财政部长,就更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既然她想讨论中美经济关系,那就从经济逻辑出发,务实地展开对话,而不是一再地暴露自己的偏见。这种手段,中国并不会买账。
更何况,讨论中美经济关系,我们其实有更好的人选和渠道。前段时间,中方密集接触美国工商界人士,阐述中美关系本质。
【美国用政治手段打压,中国这边另辟蹊径,深入中美互动第一线】
这似乎意味着,我们这边也在主动出击,对中美经济关系进行更加客观的定义和塑造,方式与美国截然不同。
拜登政府现在要用政治手段,打压中国经济发展,加剧对抗;而我们则是与那些走在中美经贸合作第一线的人士打交道,因为对于中美关系底层逻辑的理解,他们显然要比政客更深刻,更能实事求是。
不只是中美经济关系,在其他方面的互动,我们与其指望美国政府有相向而行的自觉,不如积极采取行动,为中美关系的长期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