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日前主动放风说,中日韩三国正进行协调,争取在9月底举行高级别会议,为重启已经停摆4年的三国领导人峰会做准备。日本前不久也做了类似的表态。结合日韩两国近段时间在中国周边的动向,两国这时候放出消息,显然是外交上的一种对冲策略。
【日韩近期都放风,准备与中方重启三边领导人会议】
看得出来,即便中日韩关系逐渐陷入僵局,韩国和日本,仍然有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的想法。原因很简单,尽管韩日是美国的盟友,但它们与中国的地缘联系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搬也搬不走。所以,就算两国的保守政客,往往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向美国一边倒的倾向,但内部也有平衡势力,在向中国发出缓和的信号。
从国际政治、国家关系的常理讲,日韩在中美两边下注,主要是出于投机心理,一方享受到与美国合作带来的实际好处,但另一方面,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也要提前给自己谋退路,做好拥抱美国失败的准备。所以,通过“中日韩”对冲“美日韩”,是日韩外交基本的理性需求,也是维持经贸合作的刚需。虽然美国一直在渲染中国对日韩构成所谓的“威胁”,但日韩也只是在被动地附和而已,因为它们根本找不到证据,去证明一个伪命题。
【日韩领导人半个月前飞往美国,在戴维营与拜登开会】
另外,在美国高层接连访华的情况下,日韩也得作出相应的表示。美国对华战略是矛盾的,既要遏制中国发展,又要通过中美合作的基本盘维护自身利益。那么外交上向美国看齐的日韩,对中国的一些言行,自然也是矛盾的。所以既要向美国一边倒,又不能让自己看上去,显得太“美国优先”。
我们也可以理解成,这是日韩在中美间的再平衡。美国对于美日韩关系的愿景,一直是建立正式的三边安全框架,寻找一个共同的假想敌,把三边防务合作推向更高层级,而不仅仅是共享情报这么简单。美日韩军事同盟体系一旦成型,基本可以视为,在中国家门口的“小北约”,比起欧洲那个大北约,除了规模远远不如、框架相对封闭以外,地缘上的一些职能,已经很接近了。不过,日韩如果在这个方向上,走得太远、太快,很容易就迈过中日韩之间最敏感的那条线,因此要适当地收敛。先是进一百步,然后酌情退个七八十步。
【王毅外长提出,中日韩三边关系需要“重整再出发”】
中日韩筹备高级会议期间,还有这么一个小插曲。就是本来,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和自民党前干事长二阶俊博,本来准备在8月底访华,但都被推迟。虽然明面上,中方只推迟了山口一个人,不过,我们主要是尊重公明党在中日关系中发挥的作用,所以就算山口暂时不能来,二阶也不能“插队”,所以也算是变相地暂停了二阶的访华。
换个角度来看,岸田先后让执政盟友以及党内元老访华,可能也是准备向中方传达,日本确实有靠中日韩对冲美日韩的意图。这种难得的理性,其实与中日韩的经贸关系分不开。而这次对日本发起的经济反制,也算是让后者知道了疼。
【日韩仍然打算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
韩国的情况也差不多,但由于朝野水火不容,所以李在明的存在感比较有限,主要是外长朴振在扮演这么个角色。之前美日韩在戴维营开完峰会,朴振马上就出来说,已经向中方通报了具体情况。
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日韩一边向美国靠拢,一边向中国发出缓和信号,现在又卖力地张罗中日韩三边峰会,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想让中方这边,主动对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以及中美关系作出区分,而不是一视同仁,对美国是什么打法,对日韩就是什么打法。这种局面,对于日韩而言,代价过于高昂。
但就实际情况而言,如果中美关系不改善,中日韩三边关系,恐怕难以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好转。美国出于印太战略的需要,一直推动自己在亚太地区的那些盟友国家,尽可能地与中国起摩擦,这样有利于构建对中国的包围网络。日韩因为与美国走得最近,在这个计划中,自然需要扮演急先锋的角色,去发挥“带头作用”。我们也能看到,美日韩强化安全合作以来,在东北亚、台海、南海等地区事务上,都加大了介入的力度,挤压了其他国家和平沟通的空间,损害了自身的外交形象。在这种局面下,日韩还想着在中美之间两头下注,本身就不太现实。
【美日韩的三边防务互动,损害了地区安全形势】
7月份,王毅外长在出席中日韩三边合作论坛时就讲,三边关系,需要“重整再出发”。这其实是在告诉日韩,要对它们这些年的外交政策进行反思。中国与日韩的疏远,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改善关系,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日韩想靠几句表态,就能换来中方的大度。但我们这边想要看见的,是实际而具体的行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