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关中国的文章充斥着大量评论和分析,认为中国的政策精英和学术界已经达成共识,认定美国正处于永久衰落的状态。这种分析准确地诊断出中国对北京的物质能力和技术实力越来越有信心,而且常常引自传统智慧。然而,它忽略了最近发表的几篇中文文章和评论,这些文章和评论表明,北京对美国衰落的看法远非一致。

许多杰出的中国精英,详细阐述了美国如何继续在国际体系中占据领先地位,其经济能力和影响力如何没有减弱并保持强劲,以及它如何在科技相关领域仍拥有相当大的优势。了解北京决策圈话语权形成者的观点多样性,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中国的战略竞争方针。这反过来又能帮助华盛顿对其主要战略对手制定更明智的政策。

北京的党内言论经常大肆宣扬中国的崛起不可避免,是"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一部分。这种胜利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许多中国精英开始对美国的领导力和霸权表示怀疑。随着美国与其盟友之间的裂痕日益明显,以及华盛顿在国内保护其公民的能力受到质疑,这种傲慢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和大流行病期间被放大。

中国的知名精英们最近试图消除这种普遍的说法。政治学家郑永年在2022年强调,"中国迅速崛起,但西方并没有衰落,只是崛起得慢了一点。很多人没有理解这一点"。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孙哲同样警告说,"讨论低估美国,认为美国重要性下降,制约了中国对美国的客观判断,也制约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赵可金写道,"现在很多人认为美国衰落了,但是,我个人认为美国并没有衰落"。他提请注意美国政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将这些问题归结为美国民主中的各种"混乱",并没有说这些问题表明美国相对于中国已经衰落。

就连北京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他对美国衰落的看法在拉什-多希的《长期博弈》一书中有大量论述,也在2023年表示,中美之间的力量对比没有改变,更不用说美国在国际体系中享有的"力量优势"了。

美国经济正在衰退或华盛顿的海外经济影响力正在减弱的说法也遭到了反驳。北京大学国际与战略研究院院长王缉思曾在2022年表示,他"对有关美国经济衰落的论断表示怀疑"。他指出,美国经济一直占"世界GDP的25%-30%",即使"偶尔滑出这个范围,但总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他总结说,"认为美国会在短期内衰落不合逻辑",并指出美国在自然资源、人口趋势和地理方面拥有持久的优势。

北京大学经济学讲座教授卢锋等其他专家则强调,中国对美国的"赶超"速度正在"放缓"。卢锋指出,从2011年到2021年,中国对美国的"赶超速度"放缓了55%。2017年至2021年,中国GDP对美国的累计增长率仅为8.5%,而中国在此期间的年均"赶超速度"仅为1.7%。

过去二十年来,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常常被太平洋两岸的观察家们视为美国衰落的指标。然而,与政府有联系的智库--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副研究员马雪甚至反驳了这一论点。2023年,她断言美国制造业从未"真正衰落",并强调美国制造业规模在过去40年中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生产率都快速增长,都保持了"竞争优势"。

关于中国在高科技创新和研究的双边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说法也受到了中国精英的质疑。清华大学教授、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断言,"中美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差距仍然比较大",只有"扭转我们对科学、基础研究和创新文化的基本看法,才能真正缩小差距"。吴对他眼中的中国"僵化、守旧"的教师和限制性的"科学文化"表示遗憾,他认为这阻碍了中国培养类似美国的真正创新文化的努力。

电信巨头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2023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发表演讲时认为,"美国政客可能来来去去,但美国的创新土壤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不会因为他们而退化"。任正非还说,"美国在科教方面的软实力是我们几十年内无法实现的"。

科学家、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前院长施一公在2023年断言,"美国科学的强大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并强调"它不仅没有衰落,而且在未来几十年还将引领世界发展"。他表示,"根据数据显示,美国一直在持续培养领军人才","不管是军事还是航空航天技术,还是其他领域,美国在创新和各行各业的科学研究方面都继续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人民大学朝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与吴敬琏、任志强和史玉柱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大约在同一时间写道,虽然中国最终可能超越美国,但中国有必要"客观面对美国没有衰落、也不会衰落的基本事实"。他认为,西方仍然拥有"明显的优势",华盛顿在"金融、科技、军事、教育等领域保持着绝对的领先地位"。

假定中国政策精英普遍认为美国正处于永久衰落之中很不准确的,也很危险。这并不是说在中国的大学和智库网络中,学术和政策岗位上有一大批美国衰落论者。他们的观点可能代表了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大多数。然而,假定北京对华盛顿在世界上的地位、立场和影响力存在一成不变的看法是错误的。中国精英政策圈对美国当前地位和未来的争论与西方的争论一样激烈。

假定北京对美国衰落的看法是一致的,就会助长威胁膨胀,将中国解释为在历史叙事的推动下,坚信自己正处于成功实现权力过渡的轨道上。这种误解也可能导致美方的误判。如果决策者停止对这些基本假设进行批判性评估,他们就可能无法观察到趋势的重大变化,而这些变化本可以用来缓和紧张局势。

近年来,从围绕中国崛起的讨论到现在中国正在"见顶"的说法,言论的转变程度表明了地缘政治条件的变化有多么迅速。这些变化要求我们具备同样灵活的能力,在必要时重新评估一些传统观点。

《外交官》2023年10月9日丹尼尔-傅、阿兰-霍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