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鸽深入人心

起初,这种使用方式仍具有宗教含义,仅在基督教内部广泛流行。十六世纪的宗教改革给鸽子赋予了圣灵之意,更是将之局限在基督教的使用范畴之内,真正令这种意向走向世界的是另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

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于1952年12月12日至20日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举行,这次会上通过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宣言》和《致五大国政府书》。宣言提到,应该立即停止朝鲜战争、禁止使用细菌战、反对任何国家建立军事基地,绝对禁止核武器并组织裁军谈判,必须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和地位以及其他相关议题。

伊斯托利亚:从基督教传说到共产主义运动,和平鸽如何深入人心?

网络资料图

会议手册的封面便是毕加索绘制的和平鸽图案,此次会议基本内容也被翻译成中文,和平鸽不再只有基督教语境中的希望意象,更添政治意象,当时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叫做“和平鸽”。由此,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成为和平运动和共产党理想的象征,并被用于当时的共产主义示威活动。

1990年在我国举行的亚运会等盛会的开幕式上,都有数万羽美丽的鸽子迎空飞翔,象征了我国和世界人民向往和平、友谊团结的美好愿望。

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7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前段时间的冬奥会开幕式上,千万雪花,竞相开放,最让人记忆深刻的也是那两只掉队和引路的小鸽子。

伊斯托利亚:从基督教传说到共产主义运动,和平鸽如何深入人心?

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雪花”环节(2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和平鸽也好,和平标志也好,虽然流行的时间不同,但是都代表了艰难时代中,人类对和平的追求,哪种标志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取决于艺术家的创作,流行文化的诠释和普罗大众的接受程度,形式虽有差异,但是内核从未改变。

细细观之,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时期都产生过形式不一的反战和平标志,比如中国的汉字“和”、V字手势、白罂粟、断枪标志和日本的千纸鹤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类对和平的热忱。

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期望是人类共通的感受,政治家和文人试着用复杂的文字和理论表达这种反思,而经由艺术家创作的高度符号化的标志最能承载这种认知,不论反战或和平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其中蕴含着的对和平的期望是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