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达:没错,在供应链上。

傅聪: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有时也会给各种无端指责以可乘之机,反过来干扰商业。

莎达:是的。大使,尽职调查不只针对中国,针对面更广。接下来,让我们回答一些提问。先从经济方面的问题开始,有一个关于太阳能板的问题。有报道称太阳能组件的出口可能将被限制,您有何评价?不知大使您是否听说过该问题,是否存在担忧?显然,当我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时,存在许多补贴行为。中国过去一直给企业补贴,且不认为这些企业独立于政府。所以为何欧盟不采取保护措施以支持自己的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

傅聪:我先回答补贴问题。实际上,中国是世贸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缔约方,已经取消了所有协议中的禁止性补贴。所以中国目前所有的补贴都符合世贸组织规定。这点需要明确。

其次,实际上我们不认为所有的国家补贴都是不好的,因为有些补贴可以为企业提供投资方面的指导。它们有助于绿色经济发展,不是吗?但这些补贴需要符合国际规则,也就是世贸组织规则。所以,如果欧洲最终决定向其企业提供补贴,那我们将需要研究这些补贴是否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如果违反了,我们就将采取措施。

莎达:是的,有可能会引发他国的反应。

傅聪:关于太阳能板的问题,坦率地说,我不知道提问者具体指什么?

莎达:有些报道称,太阳能组件出口可能被限制。

傅聪:被谁限制?

莎达:被中国。

傅聪:我不清楚。我可能要慎重回答,因为我不清楚中国将如何采取限制措施。我没听说中国政府宣布了任何措施。对中方而言,与之相反情况才是事实,不是吗?中国向欧洲、美国出口的太阳能板被进口方严格限制,而不是中国。中国至少不会采取全面限制措施。

莎达:是的,大使,世界正在发生变化,正如提到的补贴和出口管控等问题。我们看到美国正对中国采取许多出口限制,贸易格局也在变化。让我们回到下一个问题,因为我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对话。大使,再次感谢您的坦诚和开放。有一个关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14+1”合作的问题。以前是“17+1”、“16+1”,现在是“14+1”。相关合作前景如何?

傅聪:实际上对中方而言,我们愿与所有国家开展合作。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倡议由中国和一些东欧国家共同提出,目的是由中方帮助建设一些基础设施,双方已经成功开展了一些合作项目。我们希望继续相关合作。但孤掌难鸣,一方想合作,如果另一方不愿意,这是他们的选择。我想明确一点,中方的目的从来不是分裂欧洲。事实上,了解有关合作机制的人告诉我,中国与一些国家提出合作倡议是专门为了帮助这些国家发展经济,以满足他们加入欧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