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2年,我国接收第一批的24架苏27后,对其性能非常满意,决定引进全套生产线。1995年底,中俄苏27生产线的引进合同签署完成,第一批零部件全部由俄方提供,由当时的112厂先从最基础的组装做起,后续批次的零部件按照俄罗斯转让的工艺自行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明成为我国仿制苏27的首任总师。这绝不仅仅是一笔商业交易那么简单,通过此举,俄罗斯不仅在远东获得了非常宽松的地缘环境,还极大减轻了在这个战略方向上的压力,毕竟中国巨大的体量摆在那里,任谁都无法忽视。

引进苏27生产线对我国的意义更为重大,进入90年代后,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愈加严峻,空军的战斗机在主要战略方向几乎都出现了代差,特别是台湾于1992年获得150架F16和60架幻影2000后,甚至叫嚣“反攻大陆”,美国也不断制造事端,而我国购入的苏27一共才几十架,这就决定了空军必须用最短的时间拿到批量国产化的苏27。

从翻译资料、组装,到自产升级,歼11B是怎样炼成的?

苏27及其生产线的引进对中俄两国均有重大意义

对俄罗斯技术资料的翻译梳理

从1996年开始,俄方分6批向我国交付了苏27的生产技术资料,中方随即展开了对这些资料的翻译工作,在此之前还组织人员接受了俄罗斯专家的培训,熟悉苏27的技术特征,以便将俄方交付的技术资料翻译成中文,并按照我国的标准制图,再把译完的资料发往生产线,为即将开始的组装做好准备。

虽然此前我国生产的歼6、歼7、歼8都源自苏式战机,但苏霍伊设计局和米高扬设计局的资料差异却很大,无论是图样编号、附注内容,还是一些专业名词的缩略语都几乎完全不同,以往的经验不再适用。再加上俄罗斯对技术文件的管理比较粗放,其提供的资料有些混乱,很多地方与实物对不上甚至缺失。此外,还有一些来自俄罗斯共青城的文件带有污渍,这无疑又加大了工作量,可以说对俄方资料的翻译就是在梳理一团又一团的乱麻,困难重重。

从翻译资料、组装,到自产升级,歼11B是怎样炼成的?

苏27结构图

这项繁琐、枯燥、而又艰巨的工作前后耗时一年有余,1997年11月28日,俄方提供的所有文件资料终于全部翻译完成,并移交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