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多问题却无法求助于俄罗斯专家,比如给歼11B安装国产空空导弹,就不只是简单的硬件对接,还要对与之相关的各类软件都进行分析,解决中俄软件的匹配问题之后,才能完成新武器的植入。而逆向分析俄罗斯相关软件设计思路的工作交给了原歼8项目组的人员,他们经过几个单位的联合攻关后,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2006年,焕然一新的歼11B终于首飞成功,它大规模应用了我国历经10年攻关研制的国产非金属复合材料,空重减轻600多公斤。另外,得益于苏27庞大机体带来的不菲升级空间,歼11B实现了电子战系统的完全内置。但最大的成功还是批量装备了国产太行发动机,太行是在李明院士的建议下,才被正式纳入歼11B项目的,虽然最后成功了,但过程却太过曲折,曾出现过一级大叶片断裂的严重事故,在研制歼11B的过程中解决了500-600个与发动机相关的难题,定型装备后又解决了300多个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一路走来真是太不容易了。

从翻译资料、组装,到自产升级,歼11B是怎样炼成的?

李明院士

从翻译资料、组装,到自产升级,歼11B是怎样炼成的?

太行发动机就是以歼11B平台为依托成长起来的

结语

歼11B项目是对我国整个基础科研和基础工业的一次全面考核,其涉及学科之广、参与机构之多,都创下了历史纪录,仅参与航电系统研制单位的就有70多个。

对中国航空工业来说,最值得庆幸的是,在关键的时间节点,仿制改进苏27的项目来到了中国,让我们能以此为依托,建立起新的人才储备。90年代中后期,那些在六七十年代有型号研制经验的老同志陆续退休,新加入的年轻人由于历史原因都缺乏经验。正是通过仿制和改进苏27这所“大学”,新一代才真正成长起来。如果没有这个项目,一旦人才断代,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来弥补,损失无法估量。

从翻译资料、组装,到自产升级,歼11B是怎样炼成的?

孙聪就是在仿改苏27项目中涌现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