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就是太阳能。我们说的氢能战略,本质上还是要用太阳能电解水来获取氢能。目前,太阳能最大的问题是效率已经到了极限,无法再往上升。虽说中国是世界上光伏产业最领先的,太阳能的单位成本已经降到全世界最低了,但其成本也快降到极限了。

而且太阳能也不是万能的,它有几个严重的缺点。首先,太阳能面板制造所产生的高能耗是一个问题。第二,太阳能面板在5~10年之后报废回收,也是会占用很多的社会资源。

第三,最致命的一点就是间歇性。太阳能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比较顶峰,一到傍晚就什么都没了。如果说家庭级的储能系统还能顶一顶的话,电网级的储能系统目前还没有看到曙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企业该怎样来调整能源结构?一方面,从能源结构上来说,电能替代是一个大趋势,因为电能是最快的,可以省掉过去用管道来运输化石能源的时间。电能调配、数字化也会相对更方便,有利于优化效率。但并不是每行每业都适合用电能的,即使光伏的电能解决24小时稳定性,仍然有很多新的问题。

比如,现在的制造业、采矿业,很多时候还是要靠大规模的热能。再比如炼钢行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当中,像化学合成这些步骤都需要用到热能。我们认为最终某一天,全社会都用电能。可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把用热能的地方全用电能来代替,就会遇到一个新的大问题——能源效率的问题。

电从哪里来?要么从光伏来,要么从电厂来。包括到2030年,我们绝大部分电还是会从电厂来。电厂把热能转化成电能,这个过程中三分之二的热能被浪费掉了,只有三分之一能变成电能。

如果工厂需要用热能,而现在用电炉来提供热能的话,就会平白无故地把三分之二的热能丢弃掉,成本也会有巨大的上升,实际上是很不划算的浪费行为。所以一部分这样的企业是否需要一刀切。转换到电能替代,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包括现在我们也在讲一些概念,比如未来新能源汽车会不会成为主流?现实却是消费者并不买单。目前新能源车除了充电的里程焦虑之外,很大一个原因在储能上,这就导致二手车卖不上价钱,电动车的二手车市场发展不起来,中国现在一辆新能源车动辄就六七十万、七八十万,买完之后却不能像房子一样增值,反而过两三年就没人买了。

即使有车企提供换电池的服务,那么电池产权是谁的呢?属于车企的还是车主的?这块现在仍然不明晰。至于有的人说可以卖掉电池,姑且不说锂电池的正常使用寿命就是三四年,磷酸铁锂电池最多四五年。这种情况下,锂电池的的回收、处理等也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