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成华表示,在立足自主培养顶尖人才的同时,我们还应面向世界汇聚一流人才,吸引海外高端人才,为海外科学家在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想方设法组成一支世界级的顶尖人才队伍。

关成华还提到,在当前技术封锁的背景下,构建顶尖创新人才体系,可能不仅要做好科学规范、开放包容的顶层设计,还要做好韧性治理的思想准备、能力准备。

多一些科技雄心

顶尖人才往往需要从被动的跟从转为主动的探索。

但长期处于引进、吸收阶段,不少科研人员养成了“拿来主义”的习惯——遇到问题先考虑外国同行怎么想,再观察外国同行怎么办。

这种一做题就想翻答案的习惯,消磨了一些科研人员的钻劲和闯劲,也稀释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某种程度上使其安于“外包工”的角色。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南海深部计划”(即南海大计划,是我国海洋科学第一个大规模基础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汪品先对此常怀忧虑:目前国内科研大部分还是为西方做“外包”,没有自己原创的科学大视野。

在汪品先看来,我国的自然科学研究目前还是个“发展中国家”的样貌,其特点是自己不出题目,而是提供数据去支持别人的论断。文章可以发表的等级很高,比如发表在《自然》《科学》等权威刊物,但这些文章往往只是“原料”,观点、结论还是别人的。“我们需要考虑转型——能不能由我们自己出题目?自己做老板?自己不想做老板,这是没出息的。”

汪品先举例说,海洋科学中有许多认识来自北大西洋探测,它们被主流观点认为是全球海洋的共同规律。“几十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跟跑’过来的,用我们的新资料来支持前人的旧认识。南海大计划与以往不同,我们基于从南海探测得到的新资料,进行独立的思考研究,从源头出发去探讨全球性问题。”

比如南海成因的研究。汪品先介绍,大陆怎么会张裂产生海洋,这是地球科学一个根本问题。如果搬用前人认识,会以为南海是按照北大西洋的模式形成的“小大西洋”,但南海大洋钻探的发现表明,南海是在板块边缘俯冲带形成,属于另外一种类型,不是一个“小大西洋”,我们从而提出“板缘张裂”的新认识。

科研人员能不能自主探索是一方面,环境氛围是不是支持自主探索是另一方面。

以往科技创新活动中容易出现的是:那些跟踪式、模仿性项目容易中标,没有国外先例的研究常常遭遇排斥;一些具有创新性的题目往往由国外率先提出,国内负责实施。甚至一些已经得到国际认可的自主创新工作也屡屡遭受质疑。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总工程师崔向群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些人总是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认为我们的技术和外国的差距很大,只要跟着国外做就可以了,自己做的肯定不行。比如,我国自主研制的望远镜稍微出点问题,他们就会立刻说看来还是不行。其实,国外的望远镜也会经常出问题,也需要不断维护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