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至2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应邀访问新加坡,和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共同主持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不仅聚焦“一带一路”、经贸等议题,公共卫生和人文交流等议题也是重要内容。

11月8日至13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柬埔寨并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东盟“双方正加紧优化签证政策、调增航班等措施,便利商务人员往来”;中国愿在做好防疫工作前提下为东盟留学生返华复课提供最大便利,实现“愿返尽返”。

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同印尼总统佐科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共建中印尼命运共同体达成重要共识,一致同意以2023年中印尼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为契机,打造高水平合作新格局。

2023年1月3日至5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应邀访华。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指出,中国正在主动优化调整防疫举措,更加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信不久两国人民又可以恢复到疫情之前那种密切的交流交往。而马科斯也表示,期待疫情过后,更多中国民众赴菲旅游和学习。在访问结束之际签署的联合声明中,双方“承诺将致力于推动游客人数和两国各城市特别是首都之间直航航班恢复至疫前水平。”

相比之下,中国和最近的两个邻国——韩国、日本的关系却一直难以见到转机。

2022年11月15日,习主席在巴厘岛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时特意指出,反对将经济合作政治化、泛安全化。尹总统当时还回应称,希望同中方保持各层级交往,加强人文交流,增进两国民间友好。

11月17日,习主席在曼谷参加APEC会议期间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时指出,日本在历史、台湾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重信守诺、妥善处之;要塑造相互客观积极认知,促进民心相通。

但从事情进展看,日韩并未完全做到这一承诺。这表明,韩国对华政策不仅深受国内舆情的负面影响,还受到美国对华政策的牵制。

因此,需要更进一步加以说明的是,为什么近期以来东南亚和中国的合作,要比中国与日韩的合作更好呢?

这就必须深入了解地缘政治的影响。毫无疑问,日韩是美国对华博弈中试图牢牢掌握的重要助力。乌克兰危机暴发以来,日本渲染“中国威胁论”,在去年底出台的几份国家安保文件中,已经和美国一样将中国界定为最大的挑战者,并表示要将军费提高至GDP的2%水平。

而韩国随着保守政权执政,政治加速右转,在其去年底出台的“印太战略”文件中,虽然没有将中国当作假想敌,但也是以价值观差异作为立论的基石,进一步显现出和中国立场的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