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白双边关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西方的反俄制裁,在此基础上,俄罗斯对欧盟也实行报复性制裁,给欧亚经济联盟内部关税同盟的实施设置了不小的障碍。由于国际运输走廊的地理位置,制裁的主要打击落在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共同海关空间上。

随着西方的制裁加码,俄罗斯将经济策略的重心重新转为开发其国内市场,加强战略领域的自给自足。俄方也多次提出合并俄白企业在俄罗斯市场经营的建议。由于谈判未能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条件,因此自然形成了市场趋势——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企业都在争夺俄罗斯市场。对于白俄罗斯来说,这对于特别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有竞争关系的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严重问题,俄罗斯的这种做法有侵犯白俄罗斯生产商权利的嫌疑。

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白俄罗斯政府制定了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将其对外贸易的分配标准设定为:俄罗斯占1/3,欧盟占1/3,非独联体国家占1/3。而俄罗斯目前占白俄罗斯外贸额的近60%,因此白俄罗斯时常提到要通过扩大其在非独联体国家和欧盟市场的存在来实现“多元化”的目标。到目前为止,结果喜忧参半。特别是根据2022年的结果,白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额增长了94.7%(占贸易总额的6.2%),与欧盟国家的贸易额则下降了10.4%(占总额的23.3%),其贸易更加依赖俄罗斯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另一方面,对于欧亚共同市场来说,白俄罗斯工业、人员和基础设施(包括能源运输)的潜力并不算特别具有战略意义。作为俄罗斯的“对欧窗口”,白俄罗斯的战略地位取决于俄罗斯在欧洲竞争中的战略选择。当今,俄白双边经济关系的真正威胁,与其说是贸易争端和复杂的能源价格谈判,不如说是两国之间新出现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存在分歧。也就是说,白俄罗斯的方向是扩大其产品在第三国市场的存在,而俄罗斯则是在遭受制裁的背景下进行国内进口替代战略。

在进口替代和重组俄罗斯经济的过程中,俄罗斯认为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发挥白俄罗斯的人力和工业潜力。例如,以两国联合反制裁战略或共同经济安全战略的形式,将西方制裁的负面作用降到最低。

贸易和经济关系的惯性运作已经导致了后苏联时期各国发展起来的经济互动平台的自然衰落。因此,白俄罗斯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可能会从俄白联盟的特权模式,转变为欧亚经济联盟内所有盟国的共同模式。这将加剧白俄罗斯企业现代化投资不足的问题,对白俄罗斯的去工业化造成真正威胁,并导致俄罗斯失去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白俄罗斯工业潜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