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当然还会说俄语,但只要是年龄比较小的土库曼斯坦人,都不会在自己人的交流中说俄语了,有时候你这样(说俄语)还会被排挤”。笔者在白俄罗斯的土库曼斯坦友人巴尔·埃达耶夫曾经这样笑称道。

第二点原因,就是俄罗斯战略重心的不同。

俄白模式之所以能够推行,是由于双方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这也让两者一拍即合。白俄罗斯作为俄首都莫斯科的门户与“罗斯三国”之一,其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对俄罗斯而言,在乌克兰方向面对西方攻势的“丢城弃地”,已经成为了其必须吸取的教训,因此白俄罗斯方向就成为了抵御西方蚕食俄生存空间必不可失的战略前沿。而对白俄罗斯而言,乌克兰“颜色革命”后的惨状已经摆在面前,其迫切需要大国力量来帮助自己抵御“颜色革命”和西方的攻击渗透。

反观其他后苏联空间国家,其在俄罗斯的战略规划中显然不具备乌白两国的重要地位。如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尽管它们与俄罗斯存在历史和文化联系,但这些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对乌白两国没有迫切的“门户地位”,在历史与民族心理上也与俄罗斯并不亲厚。因此,在俄罗斯的战略规划中,它们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可能相对较低,俄罗斯对这三国加入欧盟、北约的容忍度也就更高。

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在地理上与俄罗斯相邻,并且也与俄罗斯有着历史和文化联系,但这些国家在俄罗斯战略规划中的地位也不那么高。尽管它们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独特的地缘位置,但地处亚欧内陆、被中俄所包围的地缘态势,使得它们即使在一定程度上“去俄化”,也不会对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产生根本威胁。这些国家寻求与非俄国家如中国合作的问题仅仅停留在利益层面上,与乌白两国直接带来的安全问题相比,俄罗斯做出什么选择也就不言而喻了。

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实力衰退现象,以及乌克兰、白俄罗斯的重要战略地位和民族渊源,决定了俄罗斯只能将其力量集中于与西方对抗的西向战略,集中力量推行“俄白模式”也就顺理成章了。至于中亚、南高加索等国,并非俄罗斯无心整合,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综上,笔者认为至少在当前这个阶段,俄白模式没有足够的推广动力,至于“复活苏联”一说更是无从谈起。当然,世事无常,随着西方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国际局势的变化,未来这一模式是否能够推广到后苏联空间或许仍存变数。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复兴也会成为重要的变量,一切结果,都只能在未来的百年变局中得以揭晓。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