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来看,俄罗斯在冲突中已经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俄总统新闻秘书已有公开表态,政府作出公开政治妥协的空间并不大,尤其是这场冲突已经对老百姓的生活造成巨大影响,甚至也已经激起一些社会群体的强烈反对。因此,政府既要根据精英和民众的情绪来管理他们的预期,同时也会对一些目标群体做干预性的沟通工作,比如开展一些舆论宣传工作等。

近期,国外舆论讨论俄方政治精英的表态、强力部门是否会站出来反对普京、普京不降反升的高支持率等,都可以视为这种管理或干预的组成部分,包括普京近期更为活跃地公开活动和表态。

从乌克兰内部来看,当前乌方明显表现出从原有谈判立场的倒退,泽连斯基表态的前后矛盾、摇摆不定就是这种倒退的表现。一方面,这既表明乌克兰国内形势依然非常复杂,分歧巨大,包括寡头在内的各种势力也在背后角逐,当然也有公开发声的,比如乌克兰前总理阿扎罗夫对西方和乌当局的批评。

另一方面,乌克兰的某些势力依然存在对西方的“幻想”,这种“幻想”就是基于近期美西方加大对乌克兰各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泽连斯基看到的当下俄乌冲突前线呈现出的“胶着”状态。我们可以预计的是,随着战场形势的变化,泽连斯基的立场还会继续摇摆不定。

观察者网:当然,俄乌冲突背后还有很重要的“场外”因素,主要是乌克兰与美欧之间的互动,比如近日欧洲政客访乌,英国首相已经成行,但在德国这环出了问题。一方面,访问本身说明了什么,另一方面,欧洲内部、美欧之间的嫌隙主要体现在哪几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怎么来看待?

万青松:近期美欧政客纷纷访乌,一方面是给乌克兰即将在东部坚决抵抗俄罗斯继续打气、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表达继续共同惩罚俄罗斯、甚至通过扩大对乌军事援助来彻底打垮俄罗斯的信号。这是近来西方态度变得更加激进的新动向,像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公开表示,“战争必须在战场上获胜”,这也说明俄乌冲突继续升级、局势更趋严峻。

西方的这种激进还表现在德国内部对主张与俄罗斯对话的“接触派”的“清算”,比如对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前总理默克尔的攻击。虽然施泰因迈尔承认对俄政策的“错误”,但依然招到国内反对派的攻击,乌克兰也乘机火上浇油;而前总理默克尔则坚决捍卫其对乌克兰的政策是正确的,这些因素都将进一步加剧德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极端化倾向。

除政治外,极端化表现还体现在军事——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重型武器、经济——采取措施剥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在德国的财产、社会——将俄罗斯音乐家从德国的歌剧中驱逐出去,排斥俄罗斯侨胞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