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丁·沃尔夫,译/刘啸云】

究竟谁才是银行业危机真正的始作俑者?时隔15年,金融危机为何可能卷土重来?很多人将危机归咎于央行长期实施的超低利率;而另一些人认为,是过度的金融援助导致了危机。

上述观点显然源于奥地利经济学——正如布拉德·德隆(Brad DeLong)在《无精打采地走向乌托邦》(Slouching Towards Utopia)中所指出的,奥地利经济学相信“市场给予,市场索取,市场的名字是幸运”。奥地利经济学的观点并非毫无可取之处,但也不尽然正确。

这一学说的核心观点是,2007年-2015年的跨大西洋金融危机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产物。创造性的破坏本可以使经济恢复健康,但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金融援助阻碍了上述进程。继而,在新冠疫情后,新一轮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致使通胀率增高,使金融业变得更为脆弱,最终酿成了如今的苦果。

这样的叙事很简单,但并非真相。

先从金融危机前夕开始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英国一直在发行与指数挂钩的金边债券。其最显著的特点,即实际收益率的大幅下降:从1992年的峰值5%降至2006年的1.2%、2013年的-1.4%和2021的-3.4%。央行无论多么胡作非为,都无法仅凭一己之力使实际利率在30年内下降超8个百分点。如果实际利率的大幅下降与经济需求不符,则通胀率必然激增。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英国指数挂钩债券的实际收益率大幅下降(图源FT)

在通胀率不高的前提下,英、美、日、德的名义利率趋近于0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当时全球金融的背景发生了三大重要变化,即金融自由化、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经济。后两者不仅抑制了通货膨胀,而且将一个拥有巨额盈余储蓄的国家引入了世界经济。此外,随着高收入国家内部不平等和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部分高收入国家(例如德国)也获得了巨大的盈余储蓄。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要平衡全球供需,就需要更多的信贷驱动型投资(尤其是在住房领域)。金融自由化有意或无意地促进了这场信贷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