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是一个挂牌在苏州市穹窿山万鸟园的单位,而万鸟园是华东地区唯一的鸟类主题生态旅游景点,养护鸟类非常专业。“一般来说,罚没陆生野生动物只能去两个地方托管:动物园或者野生动物救护站,”杨诗文说。

  苏州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蒋金芳是万鸟园负责人。野生动物救护站并不在万鸟园内,而是建在穹窿山脚下的村落中。“必须把救助的动物和万鸟园完全隔离开,因为这些动物未经过检验检疫,一旦发生病疫,结果不可控。”

小熊猫频繁挪窝惊吓致死:被罚没野生动物的命运困局

苏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内,一只黄蓝金刚鹦鹉正在嗑瓜子,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卫生。

  非洲鹦鹉是热带珍稀鸟类,日常需要饲喂专门的奶粉和营养剂。“专用的奶粉要几百块一罐。刚开始,我们和寄养单位说好最后结算费用。鹦鹉是2015年1月下旬送来的,没想到2016年秋天案件才办完,这些鹦鹉才能正常调拨。其间我们咨询上级部门很多次,答复都是等司法机关通知。”2016年9月,案件再审完毕,鹦鹉们正式进入林业部门的调配程序,而此时的饲养费用已高达8万余元。“执法机关也很为难,他们并没有专门的支出立项,后来我们就干脆打申请,省里把剩下的鹦鹉都配给万鸟园了。每年,省林业部门对各市救护站都有固定数额的拨款,用于动物饲料、医药、工作人员工资等项目支出,但是每年救护动物的数量并不是固定的,资金确实有困难。”蒋金芳表示。

  苏州市动物园负责动物托管的工作人员狄敏也有类似顾虑:“动物园的外来动物隔离区,已经‘满员’了。”托管单位每收下一只动物,都存在后续问题,比如动物病死后的归责、有限空间及人力资源调配、寄养经费的落实等等。

  “这类案件常常是跨省作案,或者团伙作案,嫌疑人到案时间很长。哪怕是‘另案处理’,退回侦查、补充证据等也很耗工夫,一个案子办一年是很正常的,如果被告人上诉,时间还得继续。我们等得起,可是动物等不起啊!”顾雪龙说。

  它们该去哪儿

  好不容易案件办完了,可动物们的归宿在哪儿?

  苏州市林业站站长姚新华介绍,“符合放归条件的罚没动物应放归自然,保护动物、重点动物、“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等依审批层级来调配到有资质的单位驯养。”以苏州为例,大部分罚没的国家保护动物均来自外地,缺乏在本地放归的自然环境条件,除了少量珍稀动物经申请、调研、审批等程序后被调配至动物园外,大量动物会被调配至有资质的养殖单位,调配后就按照该单位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来管理,目前因缺乏个体识别技术,后期难以再次识别和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