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将用5年时间打造自主航发基础技术研究体系(3)

中国网 2017-06-10 10:58:02

  “干啥得像啥,不懂就赶紧学。”她的倔劲又上来了。当年在动力所从事总体技术研究,她总是跟在老师傅身边认真求教,绝不放过任何疑问。她把那份专业、认真和坚持同样用在党建工作中。那段时间,她一方面通过走访调研其他企业、学习专业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党务经验,另一方面深入一线、倾听各岗位职工诉求。她笑称“记人名”是她做党委书记学会的新技能,而她也将这种“人情味”融入涡轮院的党建宣传、文化建设、工团工作等,获得了全院干部职工的信任和一致好评。

  2011年,李建榕重回动力所,这一次,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她不仅担任动力所高级专务、副所长,同时兼任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现中国航发研究院)的总工程师。除了在项目研制中攻克难关、取得技术进步外,她还作为先进动力技术预研工作的负责人,追踪研究国内外各项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综合国内发动机技术研究基础开展预先研究,获得了多项创新和技术突破。

  那几年,她频繁奔波于沈阳、北京、西安、成都等城市,多地办公、连轴工作,她笑称那几年是“四海为家”。如今和她对话,已经很难听出她的东北口音。一次她连续出差12天,每天都住在不同的城市,早上起来时她有些晃神:“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哪里,要看日程表才能想起来”。

  立下“军令状” 扛起基础研究体系建设的大旗

  “中国航空发动机研究院将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套我国自主的航空发动机基础技术研究体系,探索一批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前沿技术,培养一批行业顶尖人才,逐步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的自主创新能力。”2016年12月28日,李建榕在中国航发研究院成立大会上立下了“军令状”。

  从最初的测绘仿制到型号研制再到基础技术研究与自主创新,李建榕的人生和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发展紧紧相连。谈到国产航空发动机研发体系的变化,她表示:“过去,我们的发动机研制被动依托型号推进,在满足功能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是发动机基础研究与前瞻性研究的缺失;预先研究是对创新思维的挑战,但不能天马行空,要集中资源有的放矢。”她主张型号牵引与技术推动“双轮驱动”,以型号需求为大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顶层思路,注重研发体系的建设。她带领团队提前开展基础研究相关的需求论证、管理模式、管理办法等多项前期准备工作,研究院成立半年内就提出构建“三大基础能力、五大核心支撑、十八个核心技术群和重点项目/任务”这一层次递进、逐层级支撑的金字塔型发展模式,绘出一幅清晰的科研发展蓝图。在协助顶层制定各项未来发展战略时,她带领项目团队突破传统思维,提出了多项创新方案。

狂踩
(21)
31.3%
点赞
(46)
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