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新闻 - 军事频道 - 科学频道 - 科技频道 - 财经频道 - 健康频道 - 标签频道

军事:中国专家称特朗普是短期直觉思考 尚无统一长期战略(4)

观察者网 2018-12-28 13:54:27

  如此一来,非西方世界进入现代化,既有内部挑战,也有外部挑战。外部挑战就是发达经济体所创建和主宰的国际经济体系能否容纳新成员的升级。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讲,挑战就是在后现代化进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们能否在新的再平衡当中,通过自己的改革解决遇到的难题。这两种力量,就是决定未来世界分与合的重要力量。究竟是一个相互包容、共进共赢的进程,还是一个零和博弈互损的进程,对世界的发展至关重要。

  澎湃新闻:在世界需要加强合作的时刻,美国一方面对于国际治理不热心;另一方面,对我们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例如“一带一路”, 也抱有很大怀疑。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东晓:十九大报告已经再次鲜明地宣誓了我们这个国家和中国共产党人是有国际主义情怀的。中国除了要实现伟大复兴以外,还要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一个重要体现,这也是我们基因里已有的东西,只是我们现在有能力在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的理念与物质力量,“一带一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块。国际社会如何看待我们的贡献,永远存在张力。我们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目标理念和美国所期待的不一定是完全一致的。美国希望我们是它领导的俱乐部中的一个成员,承担更多的责任。解决这个问题,不在中国,而在美国,美国社会需要“换脑筋”。但是,换脑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诉衷肠、换脑筋:中美之间能够达到新的平衡点

  澎湃新闻:您在2013 年就撰文提醒,要注意美国社会对华认知的变化将给中美关系带来冲击,中国应主动塑造中美关系的走向。但特朗普上台后内阁鹰派当道,这给我们改善中美关系带来了哪些挑战?

  陈东晓:双边关系是互动的产物,美国的政治文化与美国的历史、经济实力、综合实力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在一战之前,美国就已经是世界首强的经济体,多年以来一直是世界霸主。因此,美国即便进行战略的调整,也是通过内部反思实现的。中国作为外部力量,想要指出美国的不足之处,影响美国的行为,难度很大。

  第二,就美国人的心态而言,他们认为中美关系出了差错,问题主要出在中国。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认为接触政策失败了,而不是认同在后帝国时代,世界朝着多元化发展,没有一种霸权可以持续,进而去考虑中方提出来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尽管也有美国学者使用“后帝国主义”的概念,但要让美国以一种平等的心态,与其他的国家平等相处,它还没有准备好。美国人有近百年的世界最强国家的集体记忆,历史上起起伏伏,越战、反恐,在他们看来就是美国愈挫愈强的周期。这就阻碍了他们抱以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中国的建议,去思考在中美关系上究竟应该用一种什么样新的理念。

  当然,现在他们也在逐渐倾听中国的声音。不过,即便现在很多美国学者,例如曾经多么狂妄地提出“历史终结论”的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这几年写政治秩序的衰败,写美国政治的衰败,但他的内心只是认为美国需要调整,而不是说美国要学习一下其他国家的价值理念。

  就中国而言,从结果上来看,中美关系没有按照我们原来预想的新型大国关系去发展,也许只是时机还没有成熟,因为中美关系的未来,如果不是以新型大国关系理念或者互动模式推进,那么就会陷入巨大的危险之中,没有其他新的出路。

  澎湃新闻:在双方磨合的过程中,您认为智库在中美交往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陈东晓:智库作用太重要了。我们通常把接待美国专家和出访美国叫做学术交往或学术外交。学术外交,有三个功能,一是论理,就像这一轮贸易摩擦升级,前方打仗,后方论理。其实,美方的许多数据、观点,经不起推敲。第二,是相互沟通,在一些关键的节点上,摸清楚双方到底怎么想。有的时候是捏着鼻子也要把对方的话听完,不能对方还没讲完就争论起来,而是去了解对方的心态与思考,政策走向与未来趋势。第三,是交底。在关键时刻,在例如台湾、经贸等一些重大问题上来交底。由于现在各种交流平台很多,学者交底作用在下降,如果有一些前政要、退休的知名外交官,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狂踩
(1)
50%
点赞
(1)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