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电车App显示不支持混动和增程式、停车场不让增程式进入充电?充电也有“歧视链”吗?混动车主到底该怎么办?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开着你的增程式或插混车型,心满意足地在高速上飞驰,觉得自己既环保又实惠,既有电动汽车的优势,又没有续航焦虑。
但当你到了服务区,想给爱车充个电,结果被纯电车用户围攻,而且还对你投来鄙夷的目光,仿佛你是个不速之客,不配使用充电桩。
你心里一万只羊驼奔腾而过,想要反驳,却又无言以对。毕竟,你的车确实不是纯电动的,而且充电速度确实比他们慢得多。
这可不是编的故事,而是真实发生在一些增程式车主身上的遭遇。有人在微博上发帖吐槽增程车占用了充电桩,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表示同情,有人表示理解,也有人表示鄙视。
这场关于增程式和插混车型是否应该使用公共快充桩的争论,其实已经持续了很久,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增程式和插混车型在公共快充桩上的尴尬和争议时有发生。
增程式天生的病根
那么,为什么这些车型会充电慢呢?它们和纯电动汽车相比,充电效率和速度有多大差距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增程式和插混车型都是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说,它们的动力来源不仅有电池,还有发动机。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这些车型在短途行驶时使用电力,节省油耗,而在长途行驶时使用油料,避免续航焦虑。
但是,这也意味着,这些车型的电池容量相对较小,因为它们不需要像纯电动汽车那样依靠电池提供足够的续航里程。
而电池容量小,其实就是混动车充电效率慢的罪魁祸首。这里就要引入一个概念——充电功率。一般来说,充电功率越大,充电速度越快。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汽车都能接受同样大小的充电功率。汽车能接受的最大充电功率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充电桩本身的输出功率;二是汽车自身的充电系统。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理解这个问题。假设你有一个水桶(汽车电池),你想用水龙头(充电桩)给它装满水(能量)。如果水龙头出水很快(输出功率高),那么你可以很快地装满水桶(充满电池)。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水桶都能承受水龙头出水的速度(最大充电功率)。如果水桶太小(电池容量小),或者水桶口太窄(充电系统限制),那么你就不能用水龙头出水最快的速度来装水(充电),否则会造成水桶破裂或者溢出(损伤或者安全隐患)。
所以,混动汽车的电池就相当于一个窄口的水桶,即使你的出水量再多,装水的速度也快不了哪去。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增程式和插混车型会在公共快充桩上遭遇尴尬和争议。
增程式和插混车型充电慢的痛点
虽然增程式和插混车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里程焦虑,但是充电慢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充电桩基础设施跟不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导致充电桩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利用率低。
根据搜狐新能源的报道,我国充电桩行业目前面临着一些主要挑战。其中包括私人建桩率低和公共充电的困难。私人建桩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居住社区建桩时存在用地、配电和审批等方面的障碍。公共充电面临一些困难,其中包括部分充电桩的可用性问题、充电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利用率低等挑战。这些问题对充电桩行业的发展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解决和改进。
我国公共充电桩虽然已经达到81万个,但区域分布极其不均匀,有些县城乡镇几十公里内找不到一个充电桩,而有些地方几个路口却堆满了无人问津的充电桩。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此外,各运营平台信息共享和便捷支付尚未完善,用户找桩难、找桩慢,节假日高速公路充电排队长问题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给增程式和插混车型的车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影响了他们的出行体验。虽然他们可以选择燃油驱动模式,但这也违背了他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初衷。
因此,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服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能够跟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让更多的车主享受到绿色出行的便利。
车企社会责任与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疆土宽广,这也是造成充电桩无法一时间充分普及的原因之一,这种难度放眼整个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光靠一己之力现有要改变如今的新能源的现状是不可能的。
那么,车企是否应该担负起社会责任,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更多的充电桩服务呢?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不同的车企有不同的考量和策略,也面临着不同的市场压力和社会舆论。
国内许多知名电动车企,如小鹏、蔚来等,都有自建的充电桩,为一些电动用户提供了不少的便利。但令人惊讶的是,国产电动车老大哥比亚迪却几乎不建充电桩。
据《财经》记者调查,符合本文讨论范围的比亚迪自建公共快充桩数量预计少于1000根,在路边上很少见到贴着比亚迪LOGO的充电桩。
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在今年1至9月已经销售了118.51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为什么不热衷于自建公共快充桩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成本问题。比亚迪方面告诉《财经》记者,在充电桩建设运营中,一般成本回收周期快慢充均为5年左右。
而在一些地区,由于场地租金高、人工服务费用高、价格战激烈等因素,成本回收周期可能更长,甚至存在亏损风险。
另一方面,比亚迪跟新势力车企不同,除了新能源整车业务外,还有动力电池、芯片等业务,在资源分配上可能有不同的优先级。
此外,中国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已经初步完备,在一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过剩现象。而一些偏远地区,无论是用户量还是需求量都太小,让比亚迪这样的业务涉及如此广泛的企业去承担这样的任务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如何消除对混动电车的歧视
这种增程式夹在电车和油车中间受气的窘迫,我相信大多数混动车主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广大混动车主们免遭歧视?
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嫌弃混动车充电太慢了!别人三分钟的事,你却要半个小时,所有在充电时长这方面万万延长不得。
其实,我们之前提到的比亚迪,虽然比亚迪充电桩建得少,但在充点效率这方面是一直没闲着。
比亚迪作为国内最早研发混动车型的企业之一,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混动技术。今年年初,比亚迪发布了新一代混动系统,采用了最新的刀片电池等技术,实现了高效、省油、安静、顺畅和环保的驾驶体验。
刀片电池技术便是比亚迪不求量只求质的资本所在。刀片电池是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它的形状像一把刀片,长而薄,可以直接插入到电池包里面,省去了模组和结构件的设计。这样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提高了能量密度,让磷酸铁锂电池能够和三元锂电池一较高下。
刀片电池还有一个平台化的特点,就是它可以根据不同车型的空间需求,变化尺寸和容量,实现标准化和通用化的设计理念,降低开发费用和时间。
有着刀片电池黑科技的加持下,即使是增程式汽车也能迅速充满,那比亚迪汉EV四驱版举例,在150千瓦充电桩上从5%到50%的电量只需要25分钟。这样的充电速度已经接近纯电车的水平,让混动车不再被嫌弃。
增程式和插混车型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种有前途的发展方向,但也需要不断地努力和改进,才能在纯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优势。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看到更多更好的增程式和插混车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和乐趣。
参考文献
[1]插混及增程车型被限制充电,充电桩之争积怨已久—网易新闻
[2]买插混车要小心了?多地充电场站,禁止插混车、增程式电动车充电—太平洋号汽车
[3] 干货科普 ‖ 增程式电动车的前世今生—知乎用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