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路透社表达了一份“担忧”,大概是说,若是不采取措施,到了2030年,欧盟依赖中国电池的程度,将会和欧洲依赖俄罗斯能源一样。

而原因在于两点:一方面,欧盟对锂电池、燃料电池和电解槽的需求很大,未来几年中,需求量可能会增长10到30倍,另一方面,电池领域是欧盟的弱项,并且高度依赖中国。

由此,这份文件将电池类比成能源,来警醒欧盟。

依赖中国电池引发欧盟“焦虑症”,这就是霸权思想带来的后遗症

在我看来,这里面涵盖了两层意思:

其一:中国的电池技术,让欧盟产生了恐惧。详细来说,是欧盟对新能源电池的需求量,以及新能源汽车崛起后的市场,让欧盟惊觉到,自己已经和中国拉开了差距。

中国电动汽车因为领先的电池技术,顺利进入欧洲市场,对于欧盟来说,汽车行业是欧洲的一大优势,转眼间,就被“落后”的中国超越,这实在难以接受。所以,就在前几天,冯德莱恩不顾德国等国家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

依赖中国电池引发欧盟“焦虑症”,这就是霸权思想带来的后遗症

针对电池行业,欧盟出台《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以碳足迹为限制条件。换句话说,中国电池企业要进入欧洲,就必须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

其二:潜意识下,中国不仅是欧盟的“假想敌”,危险系数更是和俄罗斯在一条线上。一方面,俄乌冲突爆发,欧盟与俄罗斯停掉贸易往来,随之而来的情况是,欧洲能源价格和通货膨胀都在飙升。对民众的生活水平以及经济发展,都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此刻,欧盟对中国电池的依赖程度,很可能让历史重演。另一方面,中国在高端芯片被美国“垄断”的情况下,依旧敢和美国叫板,并突破技术封锁来看,中国过于强大。

依赖中国电池引发欧盟“焦虑症”,这就是霸权思想带来的后遗症

毋庸置疑,欧盟的“焦虑症”只能越来越严重,说白了,这也是西方霸权带来的后遗症。

害怕中国,以及担心欧洲电池被中国企业拿捏的问题,都源自于西方的思维固化。一直以来,他们都是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产业,但是忽然有一天,中国改变了这个现状。中国的电池技术遥遥领先,欧盟不仅没有自己的电池产业链,还反被中国拿捏,这种落差感,欧盟是无法平复的。他们的办法,其实就是两个:

第一:建一个属于欧盟的电池产业链,和中国竞争。

第二:打压中国的电池,禁止相关产品进入欧盟市场。

事实上,欧洲技术有限,又失去了廉价能源,相关产业链缺乏基础,哪怕是费尽财力人力,建立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了,那也只能靠着“保护企业”的政策自给自足,放到全球市场中,一旦遇到中国电池,就会失去竞争力。

依赖中国电池引发欧盟“焦虑症”,这就是霸权思想带来的后遗症

另外,打压这个办法也难以实施。目前为止,欧盟没有生产电池的能力,禁止进口,只会损害到欧洲的车企。

当然,这份“焦虑症”不仅仅是电池领域带来的。欧盟的弱点,因为中国的崛起,暴露的越来越多。比如,数字技术领域、光伏产业等清洁能源。

与霸权失之交臂,正是欧盟最担心的问题。可以说,欧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习以为常的霸权思维,他们压根没有考虑到,还存在第三种办法。

那就是合作。

中欧合作的价值远远大于竞争,但是目前的欧洲,将政治利益和经济发展,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只能说,欧盟的“焦虑症”,药石无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