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如今的中国房地产,正在经历痛苦的降杠杆过程。
继恒大之后,这两天的碧桂园,也遭遇了严重的偿还外债危机。截止到本周二,碧桂园无法偿还的外债,已经超过了6000万美元;而按照碧桂园目前的经营状况,碧桂园在未来两年即将到期的20亿美元的外债,以及碧桂园总计190亿美元的总外债,肯定是没办法如期偿还的。
根据碧桂园最新的财报:今年前9个月,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155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暴跌43.9%,相比2021猛降65.4%;拉出来9月份单独计算的话,9月份,碧桂园实现权益销售额61.7亿元,同比跳水80.7%。可以说,碧桂园的运营状况,是逐渐恶化的;销售收入,也是逐月下降。这种财务状况,不但无法如期偿还外债,偿还总计1.3万亿元的内资,也是臣妾做不到。
如今的碧桂园,只能是咬牙坚持。一方面债务重组,让内债和外债的持有者,同意债务延期支付,以时间换空间。据说,截止到本周二,已经有7笔内债(本金额总计为147亿元)的持有者,同意了碧桂园延期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请求。而对于外债,碧桂园近期也传出了要海外债务重组的消息。另一方面,碧桂园要优化运营模式,增加卖房收入,将土地、房屋等资产,转化成现金,以偿还债务。
至于碧桂园能不能在一边债务重组,一边卖房还钱的困境中,存活下来,我们不知道。但像碧桂园一样,痛苦的降杠杆;却是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房地产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当初借钱有多疯狂、扩张有多嚣张,今天还钱就有多艰难、降杠杆就有多痛苦。盲目的追求高增长,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是以高杠杆、透支未来为代价;这个代价被烂尾楼的业主承担,被拖欠货款的建筑商和农民工承担,被拿不到本金的投资者承担,被失去了稳健增长环境的年轻人承担,被全社会的弱势群体承担了。
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我希望房地产的高杠杆、高透支模式,不要在其他行业再重演。比如,这两年兴起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比如,潜在危机未爆发的城投。(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信息平台不持有任何立场,欢迎在下方【顶/踩】按钮中亮出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