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通畅的信息流转渠道,每一个员工都能被真正连接入公司的组织网络中,每一份基层的声音都能激起涟漪,最终掀动企业转型改革的浪潮。

工业数字化转型,最终需要“以人为进”

通过如渔网一样捕捞各种细致的信息,又通过像毛细血管一样将各类指令分发到末梢,三一重工、瑞声科技、新松等制造业顶尖玩家正在依靠飞书这个一体化平台向灵活敏捷型组织进化。

硬件升级、软件装配、机制搭建,但三一集团远不满足于此,在这家企业眼中,最为重要的是人的学习和转型。

在三一汽车起重机公司有一位从蓝领走上来的中层管理,制造部长李大为十年前只是一个装配电工,在不断的思考和学习中,他走到了这个位置。他经历着十年来制造业的变化,更深切感受到在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人力大部分被机器替代,一线员工的“自我充电”和转型比以往更重要,自己的奋斗经历不应成为“神话”,而是新工人可复刻的成长进路。

一直以来,人才短缺是制造业转型的难题,而面对这种短缺,不应只想着招徕更多高端技术人才,更有价值的变革方案,应该是思考如何让组织里的每一个普通员工都能熟悉、习惯和喜爱上数字化作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潜能,将人工“翻新”人才。

三一集团引入飞书,正是为了给5万人提供一个数字化时代称手的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在传统的工作流中开凿出捷径,优化掉冗余的劳动。同时,集团也希望通过统一的数字化协作工具,以OKR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让员工和企业更加紧密相连,让所有人力往一处使。

“OKR让过去的单一执行变成‘我要思考’,各层级沟通更充分,这对企业文化的转变是影响巨大的。”三一集团国际化人力资源部长杜佳林解释。逐层分解的关键目标,在各个层级进行对齐,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和集团发展的关联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个人往同一个方向给集团输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