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西方声称企图向其计算机网络渗透的企图是一种经常性威胁,主要来自中国。但是在2006年之前西方一直未能发现,而中国近年来披露的新型军用飞机和武器装备主要是此前一个阶段研制的成果。此前航空作战装备领域的合作是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前景方向之一,俄方曾经考虑过与中国合作联合研制第5代战斗机的可行性问题,项目费用预计为120-150亿美元。

  俄方多次建议中方为此共同努力,但是没有得到中方的支持,或许中国情报机关特种信息分队当时已经成功获得了必要的情报,进入了参与美国第5代战斗机F-22和F-35研制项目的龙头公司的计算机网络,掌握了美国隐形战斗机的详细信息和技术,包括隐形材料、表面轮廓处理方法、舱门结构、有源相控阵机载雷达孔径等,并在歼-20、歼-31和歼-10B战斗机上应用。至于中国在新型网络武器领域的成功是否成为拒绝俄方建议,迫使俄与印度合作研制第5代战斗机的原因,现在还无从探究。

  西方专家认为,非常明显,网络信息侦察活动是对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飞机空中侦察最有价值的潜在补充,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数据可以包含更多更详细的技术信息,可以自由传递给终端用户,而且相关情报人员还不会有人身危险。

  俄媒称,如果认同西方专家的上述观点的话,认为中国军事航空制造业近年来的成绩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行之有效的网络信息侦察系统,那么为什么航空发动机技术至今还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拦路虎呢?美国专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西方国家在为军用飞机研制和生产可靠的高科技发动机时,主要依靠系统分工极为精细并且受到严格控制的供应商基地,此举只能保证美、欧、俄这些世界航空制造领域的龙头国家才有能力供应高科技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