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和西式政治机制的安排,会让比较有煽动性的政客获得更大的机会。有的候选人,虽然有很大的缺陷,但党派还是会看重他对选民的吸引力,把他推到前台来,先拿下选举再说。韩国自然也存在这样的趋势。

另外,韩国的政治群体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原来我们说的“386”群体(观察者网注:“386世代”一词在1990年代出现时,指在1960年代出生,1980年代成长的30多岁人士),已经到了60多岁,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核心。

登上舞台中央的是更为年轻的群体,他们在政治上的发言权变得更大,而他们选人的标准跟过去我们所理解的不大一样,例如现在很多西方国家的政党、政府中出现了80后的领导人。

根据非好感度来选人,对韩国来说,本届是最突出的一次。至于它是逐渐固化成这样的形态,还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还是存在不确定性。

观察者网:经过长期的西式选举制度的熏陶,有些选民可能也会对整套机制有新的看法。比如,选民吐槽医疗私有化只是候选人说说而已,不会真的实行,因此不影响他选择尹锡悦。

我们以前分析西方选举制度时,经常批评候选人开空头支票,骗取民众的选票,但实际上,许多选民是不是也早已领悟到了这一点,只是没有路径去改变,而形成了赌某项政策不会实行的消极对策?

董向荣: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选举,选前的承诺在实现上,都是要打很大折扣的。不仅是韩国,还又其他采用西式选举的国家都是这样。一届政府,即便在它上台以后,有百分百的意愿将竞选承诺付诸实施,但实施过程与结果会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远远低于选民的期待。

其实也有点像我们每个人,年初制定计划到年底的时候,回顾一看,要腰包鼓鼓、肚皮扁扁的目标,根本就没有实现,甚至结果是完全相反的。

执政前的承诺,和执政时遇到的问题,在很多方面可能不太一样。这里面既有主观“骗取”选票的因素,也有客观上对问题认识不足、实际阻力超出预期等因素。

所以选民在选择的时候,往往只是看一个大方向或者态度。比如说,他是保守派的候选人,有亲美等等态度和自己比较吻合,你就认为他的政策会比较符合自己的利益。

再比如,韩国保守派候选人对企业比较友好,他可能更侧重经济增长,这个观点跟你的态度比较吻合,所以你就选择他。至于具体的政策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都要打很大的问号。

董向荣:韩国大选紧跟美国选举“劣化”脚步,要避免中韩关系“短道速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