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压力山大”的情况下,男女之间的冲突就成为一个出口。这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外溢到了政治领域。

董向荣:韩国大选紧跟美国选举“劣化”脚步,要避免中韩关系“短道速滑化”

选前一个月,尹锡悦在《外交事务》刊文称要巩固韩美同盟。

观察者网:外交方面,尹锡悦应该说是一个明显亲美的候选人,但是他在选举宣传中,也有一些看上去比较中立的话语。比如他说“永远不应该被迫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做出选择,必须始终坚持以不损害本国核心安全利益为原则立场”。您觉得这只是选举里面的话术,还是说国家安全对韩国而言依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朝鲜拥核的第一目标还是阻止美国颠覆其政权,很难想象朝鲜会对近在咫尺的韩国使用核武器。普通韩国民众真的相信朝鲜会那样做吗?或者相信两国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吗?

董向荣:韩国人感受到的安全威胁是实时存在的,为什么说韩国人压力大呢?因为他们,特别是年轻人,除了现在其他国家青年同样面临的经济社会压力,比如上有老下有小、找工作什么的,还有非常无形的压力,就是来自北边的安全压力。当然,北边也面临来自南边的压力。

像中国这样大国的普通民众,对国家安全、军事安全几乎是没有任何担心的。这种轻松的心态对于韩国人来讲,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情。因为几乎每个男人都要去服兵役,他们对这种身边的安全威胁,体会是很深的。

所以,即便是“进步派”政府执政时期,韩国的安全支柱也是韩美同盟。保守派尹锡悦这样说,包括它巩固韩美同盟等亲美的说法,是表达了大部分韩国人的看法。这是毫不含糊的。差别在于,进步派可能更强调在韩美同盟基础上的自主。我们要基于韩美同盟这样一个基本的客观事实,来观察韩国的外交动向的调整。

观察者网:中国产业在向上攀升,未来跟韩国的竞争很可能会更为激烈,这是不是会导致中韩之间出现结构性的问题?本来它在军事上跟美国同盟,经济上跟中国密切合作,但未来会不会出现一种根本性的改变?

董向荣:中韩关系是比较脆弱的,一个泡菜,一件衣服,一次短道速滑比赛,都能裹挟中韩关系。这是很不应该出现的,是理性不足的体现。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警惕,传统的中韩关系是互补关系为主,我卖给你什么东西,你恰巧也需要,而且你自己不生产,双方互相不形成竞争。但是,随着中国产业的提升,竞争力更强了,在很多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可能中韩会面临着直接的竞争。如何来管控中韩之间在某些产业领域内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我有一个提法,就是要避免中韩产业竞争的“短道速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