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困境中,俄罗斯决定优先发展核威慑力量,常规力量方面优先保障战术导弹、先进多用途歼击机和地面装甲突击兵器等的发展。受此影响,在车臣的实战中表现欠佳的无人机,自然分不到太多的经费。经济、技术和认识因素的叠加,使得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逐渐远离了世界的潮头。

都是苏军的学生,中国无人机已成世界一流,俄军为何成了吊车尾?

在俄格战争中让俄军吃了大亏的Hermes-450无人机

在2008年的俄格战争中,俄军在无人机上就先吃了个闷亏。虽然俄罗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是在作战过程中,格军装备的进口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让俄军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特别是俄第58集团军的前线指挥部,因为通信信号被侦测,而招来了炮击,这也导致副司令受重伤。

痛定思痛,俄罗斯在2009年开启了军队改革,装备领域的重头戏就是大力发展先进无人机。借助当时国际能源价格走高的东风,俄罗斯积极从以色列、法国、英国等国引进成品和相关技术,同时对标西方国家配套体系开始开发相应的国产化产品。

经过10年的发展,俄罗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无人机体系。从自研的БАК-62战略侦察无人机到ТУ-330战役战术侦查无人机,到从以色列引进技术生产的Форпост“前哨”,再到自研的Орлан-10“海鹰-10”长航时监视无人机等等,几乎涵盖了无人机作战的各个领域。

都是苏军的学生,中国无人机已成世界一流,俄军为何成了吊车尾?

俄罗斯Орион“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

不过,俄罗斯的补偿式发展缺乏顶层设计支持和长远规划,本质上还是一种“你有我也要有”的情况。这样“大水漫灌”式的发展,既没有形成适合的体系,还分散了技术力量和经费,让很多项目最终烂尾。

例如在大型隐身无人机领域,俄罗斯目前没有任何一型产品达到成熟。在2019年首飞的Охотник“猎人”战斗无人机,目前还处在试验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已经有了包括RQ-170和RQ-180在内的现役产品,而我国也有自用的“攻击-11”和外贸的“彩虹-7”等系列产品。在战场监视无人机方面,俄罗斯的Альтиус-У“牵牛星-U”大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和Зала-421-20中空长航时无人机,虽然已经在几年前完成首飞,但是至今还没有完成国家鉴定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