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普勒雷达研制阶段,我国选择了多条腿走路的战略,新一代战斗机歼-10在研制时,并没有装备607所的KLJ-1、JL-10A两款雷达,而是装备了KLJ-3型雷达(以色列EL/M-2035脉冲多普勒雷达为原型),而KLJ-3型雷达的发展型KLJ-7被装备到了枭龙战上。其实到了90年代,我国在多普勒雷达方面就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国内几个雷达研究所已经发展出了多款性能先进的雷达产品,形成了自用和外贸两个系列十余种产品。

产品规格也涵盖从第二代战机小口径天线雷达,到第三代战机大口径雷达与单脉冲雷达时代相比,我国在多普勒雷达时代进步明显,特别是进入了90年代,我国机载雷达事业开始了高速发展,当然发展的速度并不激进。我国在多普勒雷达发展阶段,呈现了国外引进与国内自研多条道路同时发展的路线,并且在做足基础工作和大量积累的情况下才展开研制工作。

从落后20多年,到外贸版超过美国自用,中国战机雷达跻身世界一流

虽然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在机载雷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早在70年代中期,美国就已经推出了成熟的AN/AWG-9、AN/APG-63、AN/APG-66等多款脉冲多普勒雷达,它们分别装备在F-14、F-15、F-16战机上。中国到了80年代中期才装备初代多普勒雷达,成熟的多普勒雷达直到90年代末本世纪初才开始大规模装备,也就是说在多普勒雷达时代,我国与美国仍然存在20多年的差距。

从落后20多年,到外贸版超过美国自用,中国战机雷达跻身世界一流

有源相控阵雷达阶段,我国成功挤入世界第一队列

长期以来,我国在机载雷达事业方面大幅度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但这不是因为我国机载雷达设计水平低,也不是我国设计整合能力落后,而是由于工业水平限制,导致加工能力落后。当时我国的加工水平无法加工出合格的高精度平板缝隙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从英国引进了全套平板缝隙天线精密加工技术,这才成功制造出KLJ-I型雷达。我国在90年代机载雷达事业的大发展,其实也是得益于改革开放后,大量先进加工技术和先进加工设备进入中国,中国工业水平和精密加工水平大幅度提高,这样我国才具备了机载雷达这种精密产品的加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