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在日心轨道长期运行下多次遭遇太阳风暴,多台设备故障,于2003年7月9日通信彻底失联,据推测,希望号失联后会运行在一个周期为2年的环日轨道上(未能进入火星轨道)。

因此减少日心轨道运行时间也是一个优势,孙总的第二个方案中地火转移轨道长达26个月,虽然在设计上可以考虑增加冗余度,但风险因素也确实增加了。

火星采样返回: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以目前成熟的技术,火星采样返回只能分成两步进行:着陆与上升组合体(简称着上组合体)火星表面采样后发射至火星轨道,与随后抵达的轨道与返回组合体(简称轨返组合体)对接转移样品,然后火地轨道转移返回地球,看似简单,但操作非常复杂,难度很高,大致会经历如下步骤:

着上组合体时间表(孙总第一个方案为例)

  • 1、发射入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2028年12月发射);
  • 2、EDL着陆火星(2029年9月直接减速进入火星大气层着陆);
  • 4、选择位置采集样品(2029年9月~2020年3月);
  • 5、将采集到的火星土壤转移到上升火箭样品舱内;
  • 6、从火星表面发射火箭并入轨环绕等待轨返组合体(2030年3月发射);

轨返组合体时间表(孙总第一个方案为例)

  • 1、发射入轨进入地火转移轨道(2028年11月发射)
  • 2、减速进入环火轨道(2029年8月);
  • 3、火星大气层辅助减速圆轨(2030年3月前完成圆轨);
  • 4、上升器与轨返交会捕获,转移样品容器至返回器(2030年3月中)
  • 5、环火运行7个月,2030年10月启动火地入射
  • 6、组合体抵达地球(2031年7月)